关于推进民族地区亲和教育的建议
张诗亚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北碚,400715)
[内容摘要]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3%,长期存在着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科技、经济滞后并存的矛盾和各种文化冲突与碰撞的现象。这是有人为的、历史的原因的。长期以来,我们在民族地区进行攫取式的资源开发,猎奇式的旅游开发,如果说破坏山体、水体等自然资源是对自然基因的伤害和毁损,那么伪的文化展演等旅游经济开发便是对文化基因的吞噬和消解。这种焚林而猎、涸泽而渔的发展思路直接导致民族地区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的发展态势。面对民族地区立体富饶的自然生态系统,丰富繁多的动植物基因以及与自然和谐的、共生的、独特的人文资源,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摈弃以前杀鸡取卵的发展方式,构建良性的人与自然、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和谐发展的框架。亲和教育尊重自然资源和人文生态及其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紧密关系,以自然与人文共生场域滋养人的发展,促进与改善自然、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确保多民族、多种文化平等、和谐共生和多元一体文化的整合。走亲和教育的道路才能解决好民族地区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和冲突,才能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良性循环发展,从而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已经成为民族地区发展以及各民族和谐与共同繁荣的羁绊,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出一条适合民族地区发展又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独特道路。
一、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之困境
1. 困境之表现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居住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4%,他们大多居住在陆地的边疆地区,我国边境线约有2.1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涉及到123个边境县,有约30个少数民族。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民族问题层出不穷,拿新疆、西藏两个地区来看,从1990到2001年,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在中国新疆境内制造了至少200余起恐怖暴力事件,造成各民族群众、基层干部、宗教人士等162人丧生,440多人受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2010年,又连续发生西藏3·14事件、新疆7·5事件。这一系列的事件给民族地区发展和国家稳定繁荣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经济上,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政府每年30万移民开发新疆,大批移民涌入西部民族地区,抢占了民族地域和文化空间,加大了当地人对自身就业、资源占有等方面利益的担扰和不满,从而增加了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同时也为别有用心之徒创造了机会。
为了经济效益,不切实际的文化宣传,如新疆的“坎儿井”,严重不尊重历史事实;纳西古乐“申遗”迎合旅游开发之需而胡乱、过度包装;泸沽湖摩梭人传统文化中的“走婚”现象,被时下的旅游开发的错误包装、误导,正严重侵蚀摩梭文化的内涵。在教育方面,我国提出在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但是至今没有达到!更不用说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支出就更少了;另外,在民族地区推行统一标准:统一考试、统一要求。尽管在教育改革中考虑了地方因素,比如校本课程,其实际上根本无法满足当地教育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2. 困境背后的原因
我们过去把问题仅仅停留在“藏独”、“疆独”、“东突”等势力破坏上,只是针对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没有能从根本上认识其背后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或是仅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不去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在大多情况下,不从实地考察入手,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更不采用怀柔的方式,取而代之以高压政策,严重伤害了民族情感,激化了民族矛盾。另外,资金物资的扶助、民族干部的比例等,是民族问题的表层。光靠花钱买不来民族团结。
2005年以来,一批大型特大型煤矿、煤电、煤化工项目和一批水电、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如“西气东输”二线预计于2012年全线建成。(闫亚娟,李莹等:2010:278-284)长期以来,我们国家追求GDP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加速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但是破坏了当地的生态文明。另外,移民与当地人分区域居住,单处一地,不能与当地民族融合为一个整体。如兵团建设集团,从20世纪50、60年代初开始,基本上建成了工、农、交、建、商各业齐备,行政、文教、卫生等社会职能齐全的新城镇。但是,他们在经济和文化上自成一体,没有与当地经济和文化融为有机和谐的统一体,各是各的,各自成体系,这种开发方式严重破坏了多元文化一体性。
在文化特色宣传上,大量不尊重历史的作秀,旅游猎奇式的炒作,侵害了民族文化的底蕴。轻视、歧视少数民族文化,严重伤害民族感情,再多给钱、给职业没有用。下一些力气抢救、继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便有了战略主动权,再放开手脚充分利用民族意识、资金物质的援助、干部中的民族构成、内地人才的引进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就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可以少花钱,多办事,促进社会安定和发展、改革。(王小强等,1986)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威胁,便直接导致文化冲突,进而引发社会问题与危机。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民族地区也正处于从传统农牧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转变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和代际间的迅速变化,使得民族问题更为突出,那么问题的根源何在?因为我们长期以来缺乏亲和教育思想,没有追求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情感与理想的和谐统一,这都需要我们的教育在面对少数民族发展时,走“亲和”的道路。
二、什么是亲和教育
1.亲和教育
亲和,英文单词“Affinity”。所谓亲和教育是指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以“亲和”为理念的教育方式,即将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教育旨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与自然和谐、不同文化共生的社会有机体良性地发展。
2.亲和教育的特点
共生。西周末年的使伯认为:由不同元素相配合,才能使矛盾均衡统一,收到和谐的效果。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便是共生的真谛。共生教育以人与自然、人与文化、文化与文化的和谐一体为宗旨,不但承认“自我”,同时肯定“他者”,关注“自我”与“他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即“自我”或“自我”所在的群体,与周围的一切生命或非生命存在,以及与之建立的关系联结,在接纳异者、相互碰撞、相互共容、共同生长中形成一个互利、平衡、发展的有机整体。
共享。资源的善用和分享,包括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的善用和分享。在保护自然、人文生态的前提下善用资源,合理配置资源与共享,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以及教育都得到均衡的发展。
共谐。在对待不同的民族文化、文化心理、生活方式时坚持“和而不同”的观点。不简单地灌输文明,让民族地区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构筑现代化世界的丰富性,发展民族地区的多样性,并使其成为精神强大的多样化源泉。在处理不同文化的关系时有多种教育保障,而且是有意识的政府的自觉的行为。
共荣。在“求同存异”前提下,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团结一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是各种文化得到重新的整合,形成一个多元一体文化整合系统。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为宗旨,构建一个适合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存、共同发展的稳定的局面。
三、在民族地区实施亲和教育的意义
民族地区的发展对于整个中国的发展、稳定,具有独特的战略意义。如果我们在政治上贯用以往“高压”政策与手段、经济上采用掠夺式的开发、文化实行不尊重历史事实的宣传,民族地区的矛盾、冲突将会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愈演愈烈,甚至在一定条件下激化,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亲和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各种民族文化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政治、经济、文化在相互联动中和谐发展,这不仅发展了民族地区的经济,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也缓解了民族地区的文化冲突,维护了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民族的振兴与腾飞。
四、推进民族地区亲和教育的建议
就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民族教育来说,民族地区特点是多民族、多类型、多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从经济上来看,发展水平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但是从文化角度来看,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行和存在的价值。于是存在不同的开发的利益,也就引发了不同强势、弱势文化上的冲突。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1.政治上
第一,在政治上,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把它作为处理民族地区纷繁复杂事件的重要指导思想,这是当今世界解决民族问题、制定和调整民族政策的有效措施;第二,坚决杜绝点“缀式的”以民族自治象征作为安排职务的执政形式,应积极推进执政民族文化亲和总战略的实施;第三,政府部门要深入研究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运行规律,掌握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建立使其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第四,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肯定文化的多元性,充分尊重人,善于分析暗含在现象背后的本质,杜绝使用高压手段,充分发挥教育的“化育”作用。
2.经济上
民族地区生态的多样性决定了立体的基因、物种、天地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之前首先要尊重它、正确认识它,然后在保护它的前提下开发它,使其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改变以往“嵌入”式的开发思路和“脱贫输入式”的外部推动发展形式,坚持多元一体,与当地民族经济融为一体,形成“共同富裕”的经济实体;国家要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潜在的人力资源开发,在民族地区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和水电、矿产、林业等企事业单位中,配备一定数量的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学的专业人员,从人才配备方面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在法律上加以规定和保障。在民族贫困地区,必须改变完全照搬东部发达地区或城市的教育发展模式的做法,因地制宜,突出民族贫困地区特色,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3.文化上
文化宣传上,坚决杜绝贪欲式的猎奇,禁止违背历史事实、作秀式的宣传。一定要从事实出发,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渊源,保护各民族的文化本色,把一个个本真的民族展现给人们,而不是只追求经济利益、违背民族意愿。
在历史文化上要研究如客家文化、教育渊源及其发展过程,客家人历经几千年的变迁(客家人几千年的迁徙甚至远走异国他乡,早就改变了其原来的生存环境),但是客家文化的内涵却始终坚持,始终既能当地的政权、经济、文化和谐共处,又能保持自己独立文化个性,之中的“亲和”机制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借鉴的。
教育上,首先要充分认识人类社会、民族社会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及其发展过程,保证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公平和区域均衡的发展。其次要鼓励综合性大学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实现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与多元文化交融、共享之双重目的,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自然交往,进而减少社会生活中由于文化隔阂而产生的矛盾、冲突。在综合性大学中设置民族院系,实现个性(民族性)和共性(普遍知识)的统一。综合性高校可依据自身的地缘特征、办学特色,在学生的民族构成、课程设置等方面充分考虑我国多元文化的实际,进而形成以教育促进共生的中国特色高等学校和谐共生态。再次要增加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投资。从资本角度言之,文化投入是最节省、收获最大的投入。国家应安排专门资金,实行经费包干,在民族地区大学设立特色专业,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并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对口的人才。最后,如何在民族地区形成亲和教育机制,我们民族地区的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一是要在大学里高度重视民族亲和教育,国家拔出专门经费,设立专门的课题研究。二是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建立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社会学科背景的专家团队。既借鉴中国历史上也借鉴国内外得亲和教育的形成,以使得移入少数民族地区的大的移民群体、企业能与当地的文化和谐相融,形成一个和谐整体。同时也要研究不亲和现象和影响亲和的因素、问题,并建立一套预测、检测的有效机制,能在问题发生之前加以防范并合理解决。在民族地区,要从教育上改变以往一贯的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考试的模式,建立一个由学校内外共同构建的亲和教育系统。
综上所述,我们的政府在制定决策、资源开发、处理群众事件中要重视社会科学特别是人类学的特殊作用,要吸取以往重资源开发、轻协调社会关系,导致民族地区问题成堆,矛盾、纠纷、冲突此伏彼起的沉痛教训。资源开发、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符合西部民族地区的客观实际,符合各民族的愿望和要求,避免出现民族矛盾、民族纠纷和民族冲突。使资源开发成为建立和谐社会的粘合剂、经济建设成为民族团结的坚实基础、文化发展成为造就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