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复兴工程”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5-01-05 20:49:00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关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复兴工程”的建议

张诗亚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北碚,400715)

[内容摘要]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应服务、服从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的需要。当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局在于其定位上的不准确,表现为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体系上大多跟随、模仿发达地区,毕业生大量流向发达地区,形成了贫富倒置的教育经费补偿机制。职业教育从属于民族地区占支配地位的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发展依赖的外推式发展模式。不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定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难以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手,其自身的发展也将难以为继。欲实现民族地区由外推式发展向内发式的发展转型,其培育内发生长点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的重新定位,如此才能打破发展的恶性循环,实现良性转换。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融传统、地方、民族特色于教育发展之中,以职业教育带动民族地区内发式发展。建议民族地区实行职业教育“复兴工程”,国家和地方政府重新定位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使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回到自己的特色上来,专业设置体现民族特色,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基本要求构建合理的保障机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观规划,对具有特色的专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其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学校应与地方合作,组织民间艺人进校授课。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以资源消耗或过度开发为主的发展方式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在经济上必然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出现传承危机,大量“伪旅游”、“伪民俗”打造的工程冲击了传统文化,甚至从根本上毒害了其生长机制。再者,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造成孩子教育和老人赡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逐渐凸显。因此,民族地区应转变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应从属于这一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民族地区发展方式的转变

占我国国土总面积64.3%的民族地区长期存在着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科技、经济滞后并存的矛盾。这与以往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不无关系。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开发是资源攫取式的,或开矿筑坝,或滥砍滥伐、或旅游开发…… 如果说破坏山体、水体等自然资源是对自然基因的伤害和毁损,那么伪的文化展演等旅游经济开发便是对文化基因的吞噬和消解。这种涸泽而渔的思路导致民族地区经济进入恶性循环——贫困地区更加贫困。

经济发展方式上,长期以来,中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是加速资源开发,实现经济追赶的主要途径是依靠资源特别是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这种发展方式具有以下后果。首先,资源的利用率低。有研究表明,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偏低,我国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总量的贡献在0.3左右,除内蒙古以外,其他民族省份的自然资源生产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新疆、云南、青海以及广西连0.2都不到,有些年份贡献率甚至为负。其次,环境污染严重。再者,生态环保形势不容乐观。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没有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起到应有的作用,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低附加值的原始产品和初加工产品的异地转移,最终导致“资源拿走,污染留下;财富拿走,贫穷留下”的社会现实。

文化发展方面,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的危机。首先,在利益的驱使下,民族地区的群众更愿意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较少人去关注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其次,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习惯由于外出打工者的增多而逐渐被淡忘。再者,当前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许多实质是以牺牲民族文化特色,追逐短期利益的功利性开发,这对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非常不利的。如纳西古乐“申遗”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迎合旅游开发之需而胡乱、过度包装。泸沽湖摩梭人传统文化中的“走婚”现象,被时下的旅游开发的错误包装、误导,正严重侵蚀摩梭文化的内涵。

社会发展方面,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有的甚至夫妻双双外出,造成孩子教育和老人赡养等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不利于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由于家长和孩子长期分离,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生活、教育、心理、安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另外,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流失严重,各民族地区教育培养起来的人才大量涌向城市,使得“江山代有人才出,故乡依然如此穷”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好转。

面对民族地区立体富饶的自然生态系统,丰富繁多的动植物基因以及与自然和谐的、共生的、独特的人文资源,必须转变观念,摈弃以前杀鸡取卵的发展方式,构建良性的自然与人文和谐发展的框架。转变民族地区的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应从属于这一转变。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定位失误。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大多定位于为发达地区培养劳动者,其培养目就是使毕业生能“走出去”。因此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体系上大多是跟随、模仿发达地区。另外,专业设置也极易受市场支配,根据市场的需求一哄而上设置专业,往往容易导致专业设置不合理。没有从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办学。

2. 造成了贫富倒置的教育经费补偿机制。

发达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大批量的劳动,因此,民族地区培养的学生大部分流向发达地区。本来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已经严重不足,低于发达地区。毕业生的大量外流造成了民族地区有限的教育经费流向发达地区,形成了贫富倒置教育经费补偿机制。在对黔东南民族地区职业学校的田野考察中发现,存在着严重的“出口流失”。调查显示,就业方向以外地输出型(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为主,离乡倾向明显(如表1)。

表1:贵州省黔东南州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表

(2010年12月汇总)

去向

人数

比例(单位:%)

本地

1259

46

异地

1458

54

3. 民族地区技能型人才缺失

目前,民族地区技能型人才,由于基数不足和教育溢出,首先表现为总量性匮乏。有资料显示,我国技能型劳动者占城镇劳动者总数的三分之一,距离发达国家二分之一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同时,目前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既降低了劳动者的素质,也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质量。据调查,2007年,广西每万人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只有111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0%,不及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发达地区的一半;全区职业院校在校生总数不到80万人,输送的人才数量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经过2008年到2010年3年职教攻坚,到2010年底,全区中职在校生91.7万人,高职在校生30.6万人,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短缺依然是产业发展的瓶颈。

调查发现,黔东南州2010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人才供需关系极不平衡,明显供不应求,尤其是在第三产业上最为明显(如表2 )。

表2   2010年技能人才供需情况与产业分布情况表

产业分布

就业(供应)情况(人)

需求情况(人)

供需缺口(人)

第一产业

179

1365

1186

第二产业

992

2480

1488

第三产业

1529

4350

2821

4.专业设置本土性适应不强。

调查发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上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淡化,办学本土适应性不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薄弱、滞后、被动与趋同的情况较为严重。以黔东南州为例,在所有职业院校开设的所有专业中,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只有民间武术和民族歌舞专业,开设学校极少,民间武术专业无一在校生。另外,涉农专业,如养殖专业、种植专业和林木加工专业也只有一所学校开设。但是一些市场需求量不大,就业较困难的专业如计算机专业,却是办的最好的专业,开设学校和在校生均最多。因此,很多学校原有专业设置明显老化或同质化,不能满足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特殊需求。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没有脱离基础教育的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和课程知识脱离当地生产实际,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能升学,也不能有效就业。因此,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处在关门和半关门状态。

5.招生困难。

近几年民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呈现外出务工低龄化、群体化和长期化的特点,在许多民族地区小学一毕业或者还没有毕业就外出打工,造成了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另外,普遍存在着的重学历、轻技能的思想,对职业教育的歧视较为严重,对职业学校的认可度不高,也是职业院校招生困难的原因之一。再者,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没有地方特色,专业设置与其他地区无异,民族地区的学生不愿意在本地区学习,也造成了招生困难。

总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反映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无论办学模式还是专业设置上都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这就容易把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定义为向发达地区的廉价劳动力输出。

三、政策建议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出现的上述问题,不利于民族地区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利于民族地区科学发展观的实现。因此,建议民族地区实行职业教育“复兴工程”,发展特色职业教育。民族特色职业教育即是指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根据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利用本地区的独特的传统文化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设置专业培养人才,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国家或地方政府重新规划设计民族地区特色职业教育的“复兴工程”。

重新定位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使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回到自己的特色上来。民族地区的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服务于民族地区科学发展观道路的选择,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从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民族地区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职业教育从属于这一转变。民族地区根据自己的文化特色设置专业,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定位的基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特色转换,不仅能够为本地区培养流的住的人才,也有利于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能够成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点。

2.国家重新制定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规划。

国家委托相关研究机构重新制定十二五教育规划发展中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构建合理的特色职业职业教育保障机制,以确保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向“特色”转移。国家拨专项经费,启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特色转型。设立专项基金,长期鼓励民族地区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并给予具有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以优惠政策。

3.专业设置上体现民族特色,传统文化进学校。

建议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在考察研究本民族地区独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发出能够适合进行职业教育的内容,设置专业,进行招生。从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筛选适合于学校教育传授的内容进行教学,主要内容有传统的手工技艺、传统表演艺术等。如云南省保山学院为传承和弘扬云南翡翠文化,根据地理位置优势和丰厚的民间玉雕基础,利用周边充足的毛料资源、交易市场和加工市场等得天独厚的条件,秉承传统翡翠文化,抓住历史的机遇,创办了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另外,如黔东南银器加工和侗族的服饰等都是可以开发的内容。

4.学校与地方合作,组织民间艺人进校授课。

    职业院校应该深入地方,去寻找能代表本地特色文化的民间艺人,把他们请进学校,进行授课或者指导学生实践。使学生可以从“活” 的教材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可以形成更亲密的“师徒关系”,更有利用传统文化的传承。如云南省从1999 年开始命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到2005年有三批,共257人。这些艺人涉及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方方面面,通过这些民间艺人的特色讲学,既可解决师资不足的处境,也能凭借艺人们的威望扩大招生规模,使职教办学能顺利开展,担当起传承民族手工艺的重任。

5.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宏观规划,对具有特色专业的学生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地方政府需对职业教育做整体和长远规划,防止个别专业一哄而上。另外,地方政府应鼓励地方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发展,包括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特色职业教育创建之始,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包括资金支持、实训设备、师资等,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对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便利和帮助。特色职业教育具有地方特色,具有个体性,有的专业是费材料和原料的,因此,需要专项资金的支持。

6.政府鼓励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其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政府除了支持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外,还应为其发展提供较好的发展环境。主要是政府应该在全社会倡导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形成良好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这样可以为毕业生毕业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在毕业生自主创业时应该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这样才能使毕业生能留得住,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减少人力资源外流。

7.地区间补偿机制研究。

由于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大量流向发达地区,造成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贫富倒置的教育经费补偿机制。建议组织相关研究人员研究制定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补偿机制。

特色职业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在经济上特色职业教育是向内的,是为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考虑的,不是为发达地区培养人才,解决了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流失的问题;其次,劳动力上是密集型的,因为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中适合在学校教育中传授的大多是技艺性和表演性文化,因此经济投入不大。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利于民族地区转变以不可再生资源消耗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缓解环境压力;再者,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通过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结合,能够利用现代的教育教学手段来培养掌握民族传统技艺的学生,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能发挥传承和保护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作用。最后,不可否认,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是开发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最佳手段。这种模式既能为民族地区培养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使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解决了生存问题,缓解民族地区的贫困现状;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