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主办会议
“圆梦百年的民族教育理论反思”学术会议开幕式及大会主题报告 会议简报
发布时间2016-11-29 17:48:30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圆梦百年的民族教育理论反思”学术会议开幕式及大会主题报告

会议简报

20161126日上午9:00,“圆梦百年的民族教育理论反思”学术会议在説乎斋报告厅举行。开幕式由徐中仁副处长主持,主要包括三项议程:介绍与会专家、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张诗亚教授致词以及全体代表合影留念。

一、介绍与会专家  徐中仁副处长

    在开幕式上,徐中仁副处长首先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他指出,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是教育部重点文科基地,多年来,基地不仅坚持民族教育研究,而且还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大型的学术会议,并邀请全国各地的知名学者、专家前来参会,一起探讨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随后,他通过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来引出学术会议的主题并强调其探究的重要性。他指出,《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对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民族教育发展未来的目标和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样一来,我国民族教育以前走过什么样的路,未来将往何处去成了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最后,徐副处长依次介绍了参加“圆梦百年的民族教育理论反思”学术会议的各位来宾并热烈欢迎他们的到来,来宾有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张诗亚教授、广西民族大学钟海青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建梁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孙振东教授等。

二、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张诗亚教授致词

   张诗亚教授首先提出“圆梦百年的民族教育理论反思”学术会议的开会目的是各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来反思一百多年来民族教育走过的路,包括反思民族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得与失、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和有哪些重大问题等。因为深刻反思这些问题能为我国民族教育进一步发展、振兴中华和圆“中国梦”提供必要的基础。接着,张教授强调了开办学术会议要注重学术氛围,要实实在在地讨论一些学术问题,而不是让会议充满了官场气息。最后,张教授向本次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

 

 

20161126日上午9:40,由孙振东教授主持的“圆梦百年的民族教育理论反思”学术论坛会议大会主题报告在説乎斋报告厅举行。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张诗亚教授、广西民族大学钟海青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建梁教授分别作了大会主题报告。

 

1.发言人:张诗亚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主题:民族教育振兴的动力资源

主要内容:张诗亚教授在本次报告中主要谈到了在当今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民族教育发展应该承担的重要职责和其未来发展的方向的问题。张教授首先指出了我国从推翻满清专制、民国初创到建立共和国的过程中,其目标是为了想要建立强大的工业国。因此,我国这时期的民族教育也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培养人才的。但是,当我国现在开始走向“后工业社会”的时候,绝大部分民族地区还是停留在农业、牧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阶段。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民族教育是在为社会的转型而发展教育。接着,张教授还通过介绍德国著名学者施瓦布一书《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来说明四次工业革命的变革,特别指出在自然人、机器人和基因人并存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需要面临更大的挑战。最后,张教授指出我国民族教育在面对社会转型期时必须要提前做好应对,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通过教育来提升民族整体素质,如何让各民族的特色文化融入世界潮流之中。

                  

                                                                                                      张诗亚教授作大会主题报告

 

2.发言人:钟海青  广西民族大学教授

题目:民族教育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思考

主要内容:钟海青教授首先从民族教育学目前存在的两种倾向出发,即综合院校或师范院校的民族教育学侧重于用教育学的体系和研究范式来研究民族教育问题,而民族院校的民族教育学强调用民族学或人类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来研究民族教育的现象和规律,以此来说明现存的两种民族教育学倾向会导致拥有不同研究背景的专家学者不能更好地进行学术对话,从而限制民族教育学更好地发展。因此,钟教授强调建立一门学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本学科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学科的起点与终点、学科研究对象和内容等有十分清楚的界定。最后,钟教授提出从哲学的角度并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逻辑思维方法来构建民族教育学理论体系。他提出民族教育学的出发点即逻辑起点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发展是中介范畴;核心范畴是民族教育;逻辑终点是民族教育实践,同时还简要地阐述了民族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其他内容,如目的、本质和规律、原则和方法等。

问:在民族教育学的理论构建上有些不同的看法,想和钟老师交流探讨一下。认为民族教育学构建的逻辑起点是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中介是教育过程,逻辑终点是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群众人的发展。

答:关于一门学科构建的理论逻辑起点和终点,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就会有不同的概括,就像当时我国探讨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时也存在很多争议。但是,重要的是,我们坚持沿着这个路径去探讨,这本身就是民族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福音。

                  

  钟海青教授作大会主题报告

 

3.发言人:王建梁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题目:全面小康背景下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

主要内容:王建梁教授首先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民族地区全面脱贫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作了阐述,王教授强调,民族地区全面脱贫迫切需要民族职业教育的“担当”,应将民族职业教育确立为民族教育政策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加快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提高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其次,王教授提出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经费投入不足;二是“为别人做嫁衣”,即学生毕业之后无法在当地实现对口就业,造成原本严重不足的民族职业教育经费教育资源浪费,职业技能人才外流导致民族地区优先的职业教育资源流向发达地区;三是民族职业教育鲜见民族特色;四是专业设置高度重合;五是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最后,王教授针对上述五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确立民族职业教育核心地位;建立区域统筹的专业联动机制;发展差异特色化的民族职业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扶持校企合作。

问: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存在投入经费不足、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那么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谁应该投入经费?为何企业积极性不高?

答:成本收益是必须考虑的,依靠成本分担理论,即谁收益谁就要分担成本,对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来说,个人、家庭、企业获得人才都得分担一定成本。为何企业不太积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适用性不够,即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造成职业院校学生跳槽概率大。二是企业多追求经济效益,二职业学院学生只具有初步技能,相对来说较难为企业带来高效益,所以造成企业积极性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