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诗亚教授等专家学者在民族教育与心理田野考察专题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立即引起了与会人员的高度重视,他们在2005年9月22日上午就他们的发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孙杰远教授提出在民族文化主体生存面临挑战时,他们必然会放弃一些文化,吸收一些异文化,此时我们是保护人的发展还是保护文化的稳定?人的发展中怎么体现出文化的发展?孙振东副教授提出人是在一定社会文化传统中形成的,而不是抽象的人,因此有的行为是在传统影响下由一些“无理性”、“无意识”导致的,如此一来对非针对性群体事件的研究方法论提出了质疑。
吴晓蓉副教授在其提交的会议论文《人类学的实地考察方法及其教育借鉴》里也就实地考察研究方法的特点、教育研究借鉴实地考察方法的历史沿革及必要性和实地考察法的教育借鉴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她认为运用实地考察方法进行研究,不仅要求研究者有明确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更要求研究者进入研究现场,亲历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中通过观察、倾听、询问、交流和体验等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在对研究对象真实、客观、系统认识的基础上,提炼研究结果并进行理论归纳。在实地考察或现场调查中,需要研究者尽量学习调查区域的语言,先期了解当地文化历史概况,仔细阅读与考察对象相关的原始文件,也要求研究者身临其境,遭遇研究情境,清醒认识自己在调查中的参与程度,从而客观、真实、详实、系统的把握研究主题。
由于在实地考察方法的具体运用中,一直存在“贴近感知经验”、“局内人”、“内部眼光”和“遥距感知经验”、“局外人”、“外部眼光”几种观点的矛盾对立。所以,运用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教育研究,需处理好这几对矛盾之间的关系。
对于实地考察法的教育借鉴,吴晓蓉认为,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研究现场,实地搜集资料;
2.局部与整体关照相结合;
3.与他学科交叉合作,进行综合调查研究;
4.实地考察过程与结果体现研究者的价值取向与教育关怀
9月22日下午,在会议上还进行了文科基地重大课题开题会。该课题由陈时见教授主持,题为《西南民族学校多样化发展模式研究》。经过陈教授翔实的论述后,与会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问题和意见,例如:张庆林教授指出对“发展”和“模式”的界定会极大的影响整个课题的走向;廖伯琴教授追问学校的个性、多样性与国家统一标准之间的矛盾应如何调和;陆有铨教授质疑“发展”最终的价值追求以及民族学校存在的价值;等等。
9月23日上午全体与会人员分成两组进行了分会场自由发言。
第一组由孙杰远教授主持,该组主要讨论了以下四个问题:
1.民族之间的本质性差异是什么;
2.民族之间的差异到底是由其民族性还是地域性造成的;
3.文化多样性对人类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
4.能否通过民族教育来帮助民族成员形成以发展为本的文化自觉的能力。
最后张诗亚教授在小组总结里指出:首先,文化层次有很多,“保护”时不能一概而论,并且不能以现代化和简单的进化论为衡量文化的标准;其次,人类生活的核心不是物质的发展而是“人性”的发展,“人性”又是不能量化的;最后,研究者要有“心智”自由,同时研究者要充分做到文献研究、人类学考察和考古的有机结合。
第二组由刘世民教授主持。该组在几位专家介绍了自己田野考察中遇到的问题后,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达成的共识主要有以下四点:
1.教育理论的陈述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是由盲从于现有理论和权威、纯逻辑性思维造成的。田野考察为原创性研究找到了好的方法和途径。西南地区民族众多,要想真正了解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就只能深入到民族地区去进行一段时间的田野考察;
2.为了达到最后的研究目的,在研究技术上应有所加强,抛弃前见;
3.应采纳多学科、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解决问题并尝试将田野考察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
4.田野考察中不可避免的带有研究者的主观性,正因为这样,才使田野考察具有它自身的特点。田野考察方法还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其中的一些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比如说田野考察应该进行多久。有的学者认为是四个月,有的认为应该是一年。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完善这一方法。
最后与会人员还就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9月23日下午在钦州师专图书馆报告厅对上午分会场的研讨进行了大会交流和讨论最后举行了闭幕式,张诗亚教授在闭幕会上作了题为《“活”的教育与教育学的“活”》的重要报告。报告指出目前教育存在模式化和文凭化的现象,而教育对象是活的,因此只有通过田野考察的方法来解决“活”的教育与教育学“活”的转换问题。
下午四点,民族教育与心理田野考察专题研讨会在隆重、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会后,在钦州师专领导的要求下,陆有铨教授和张诗亚教授分别为钦州师专题词。随后,全体与会人员在钦州师专校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正在蓬勃发展的钦州师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