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主办会议
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会议简报﹙一﹚
发布时间2006-03-22 20:16:43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研究中心短讯:

1.3月21日下午,在说乎斋报告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黄容清教授应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邀请,做了题为《中国各民族人口:历史与现状》的学术报告。黄教授用详实的数据分析和清晰生动的图表为大家揭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民族人口的分布与发展情况,赢得了与会者的一直好评。

2. “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于3月22日9:30在西南大学桂园学术交流中心拉开帷幕。此次大会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与美国伊利诺大学东亚及太平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会议主旨: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文化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形成跨学科、跨文化学术研究共同体和独特的研究领域;促进民族文化教育与心理研究的发展。主要议题:(1)民族社会教育学与区域经济发展;(2)民族传统科技教育;(3)民族宗教和教育;(4)妇女和女童教育;(5)民族教育政策和法规;(6)生态环境与人口;(7)跨境民族教育;(8)民族教育资源开发与课程设置。来自美、英、韩、西班牙、尼日利亚、越南及国内专家学者四十余名代表出席并参加了会议。

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代表西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宋乃庆、重庆市社科联党组书记赖邦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助理巡视员张宗荫、重庆工商大学校长、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组员王崇举及美方代表伊利诺大学课程与教学系主任Carolyn Shield为大会致辞,并祝会议圆满召开。

 

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会议简报﹙一﹚

“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于2006年3月22日上午在重庆西南大学开幕。此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与美国伊利诺大学东亚及太平洋研究中心﹙Center for East Asian and studies,UIUC﹚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美国伊利诺大学东亚及太平洋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5人,还有来自英国﹑西班牙﹑尼日利亚﹑越南﹑韩国、日本、马来西亚以及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70多名。专家学者齐集一堂共同讨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问题。

论坛的主旨是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文化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形成跨学科﹑跨文化学术研究共同体和独特的研究领域,促进民族文化教育与心理研究的发展。

西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宋乃庆教授致辞,他在讲话中重点介绍了西南大学的发展历史及概况以及此次论坛的国际、国内背景,并指出举行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对当代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前景给予展望,呼吁各界人士共同携手,促进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

美国伊利诺大学课程与教学系主任卡洛林·谢尔茨(Cardyn Shields)教授致辞,她认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伊利诺大学也十分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并说明了举行此次论坛的重要性。

重庆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赖邦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助理巡视员张宗荫,重庆工商大学校长、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崇举教授等人到会发言并表示祝贺。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张诗亚教授作了题为“‘位育’之道—全球化中的华人教育路向”的大会报告。张诗亚教授在报告中作了如下阐述:

首先,对华人的界定。华人不仅包括本民族内的56个民族,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还包括海外华人。华人首先是一个文化概念,全体华人有共同华人的要素、有共同的认同基础。

其次,华人教育至少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自己的文化是否认同;二是在其他国家居住,要和他文化交流,并作进一步的发展。

再次,从中国会意字来阐述华人教育的特点。张教授详细区分了“中”、“和”、“位”、“育”,进而阐述了华人的思维模式及不同文化背景下华人教育的特点。

最后,多元文化中的适应。张教授还谈到了“适应”,在华人教育中,首先要弄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你现在处在什么发展阶段,怎样和人家相处,你的文化中什么能使你的文化增强。这不是简单的“适应”,而要用你的特征、长处、特色去与他人交流,而不是要征服,是要学人家,把自己好的贡献给人家,不是一种文明取代压倒另一种文明,而是相互融合、共享。

美国伊利诺大学东亚及太平洋研究中心尼古拉斯·博布勒斯(Nicholas Burbules)教授作了题为“技术作为扩充教育机会的手段”的大会报告。他认为在国际交流中,网络教育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他参观了我校的网络学院并指出网上教学意味着多元文化的交流:

第一,网上教学为人们提供了多种接受教育的机会,具有多种意义;

第二,阐述了途径是什么,认为有了这个途径和方式就有了接受网络资源的机会,及如何对网络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

第三,阐述了远程教育的相关问题,指出远程教育不同于网上教育,把远程教育定义为是共享知识的环境,并分析了“共享”、“学习环境”的含义。

第四,提出教师是共享学习环境的设计者,重点在于教学而不在于教师,学生是主动学习的人,而不应该是被动的。

最后,强调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远程教育存在着优缺点。重点说明通常人们认为没有和学生接触是一种缺点,事实上对许多人来讲是一种好处,因为他们来自于不同的文化、种族,不会产生歧视。

“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继上午的开幕式之后,于2006年3月22日下午继续进行,会议由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张诗亚教授主持。在下午的大会发言中,来自美国、英国、中国等的八位专家学者围绕“多元文化”的议题,结合各自的专业领域和兴趣范围,做了精彩的报告。他们分别是:美国伊利诺大学的Carolyn Shield教授、Karen Ferneding教授、John Trach教授、英国伦敦大学Edward Vickers教授、西北师范大学万明刚教授、四川大学何景熙教授、西南大学张庆林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巴登尼玛教授。

卡洛林·谢尔茨(Carolyn Shield) 教授在《多样与多元文化:兼顾平等与优异的发展》中,阐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公平问题,她认为教育公平并不仅仅意味着资金方面的给予和支持,更多的是要消除对学生的各种偏见,关爱学生,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同时还提倡用建构主义理论来进行教学,强调学生原有的经验背景,强调师生对话,在师生互动中主动建构知识。

卡伦·费利丁(Karen Ferneding)教授围绕《全球化、文化潮与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展开,从全球化的特点入手,从种族、经济活动、媒介、理念四个纬度分析了现代科技影响下的的时空变化,探讨了其对教育的影响。

万明刚教授在《穆斯林青少年的宗教世界》的报告中,结合自己从事的研究,从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宗教信仰谈起,就学校与宗教对学生价值观影响的不同,为我们思考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供参考的研究思路。

何景熙教授通过《西藏的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教育发展》的研究,考证了近十年来西藏生育率与死亡率的状况,得出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即劳动力人口增加,但文盲居多的矛盾凸显,据此他提出了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的具体对策,比如适度的集中人口、教育资源的再配置、发展职业教育、注意教材的乡土化等。

约翰·特瑞奇(John Trach) 在《跨文化、时代、态度变化下的智障研究》中,从课程目标的不断调整中来转变人们对智障人群的态度和看法,以及与人权社会公正、反歧视和生存权等一系列问题的跨文化理解。这一全球化的视角旨在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残疾人社会和经济地位更为深刻的认识。

埃德华·维克(Edward Vickers) 以《博物馆和学校课程里的中国少数民族》为题,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试图理解中国历史课本和博物馆展览品在呈现历史事实时所使用的方法,从学校课程逐渐增多的纪念物、博物馆、纪念碑以近年来兴盛的主题公园等方面概括性的叙述主要少数民族。然而,目前的中国博物馆日益将教育功能和商业定位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是“旅游业”的膨胀,另一方面却弱化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

张庆林教授在《西部各族民众对西部大开发社会焦点问题的推测研究》中,指出,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冲突,有些上升为焦点问题,通过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百姓收入提高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工人下岗问题、下岗失业工人再就业问题、三农问题、民族冲突问题、进城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腐败问题等九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关注、期望、评价、预期、归因和行为意向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为国家的决策作参考,也为我们展现了其发展趋势。

巴登尼玛教授在《学生的困惑——当前藏族儿童受教育之三种目的分析》中,从国家的教育目的(显性)、现实社会之目的、传统文化之目的(隐性)出发,指出其引发的三种主要结果,即三种人群的产生、文化价值的三个方向、经济社会的三条道路,在此基础上引起我们对三种教育目的的文化思考,并进一步从文化圈理论做了诠释,试图确立三种教育目的与藏区学校教育目的之间的相关性。

整个下午的会议进程,安排得十分紧凑,张诗亚教授的点评为大家进一步领会发言的精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与会代表及参会人员热情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