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报
开题报告:“互联网+”汉字字源学习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华夏民族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8 17:36:01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2018年第2期(总第272期)

  研究中心办公室编                                                                                                                    2018114

开题报告:“互联网+”汉字字源学习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华夏民族认同研究

2018114日上午1030由张诗亚教授主持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互联网+”汉字字源学习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华夏民族认同研究》开题报告会于荟文楼三楼会议室举行。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常永才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杨九诠、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以及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学敏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么加利教授组成专家评议组。bet365备用器全体研究生以及社科处相关同志应邀参加开题报告会。云南大学王鉴教授主持会议。

    项目负责人张诗亚教授阐述道,自古而今,华夏民族文化认同得以实现的不可忽略“隐”的特质,主要体现为以语言文字方式所表达的思维方式以及以山川名胜为空间的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的民族文化心理场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运用互联网+方式开发字源学习资源,有利于减轻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备课压力,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字源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情感投入和深度思维”。就基本内容层面,张诗亚教授从“互联网+”背景下西南民族地区人文资源与汉字字源的内在关系、汉字字源学习促进华夏思维发展研究、汉字字源学习与华夏族群认同关系研究、汉字字源学习促进世界华人族群文化认同研究、汉字字源学习模式构建研究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研究。最后对计划进度、预期成果以及经费使用等做了详细介绍。

                                                             图为开题报告会现场

评议组专家一致认为通过汉字字源学习,改变人的思维,促进华夏民族认同,选题很有意义,对于当前增强华夏民族文化自信有积极作用。作为教育部重大项目,要形成良好的团队,积极保质保量完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一是“互联网+”是我们现在不可回避的一个因素,既有技术层面的含义,更有人类思维方式的一些内涵,它彰显的是课题的现实性;而“字源”是一个学术性概念,一个传统经典的研究视角,将高度的现实性与深厚的历史底蕴结合在一起,建议找到一个视角,使二者形成一个有机的联结。二是一定要从科学的层面出发,以实验的方式说明问题,而不能以热情去面对这些问题。在汉字的态度上,要做到人有我特,人有我优。三是在研究内容上要精炼,其中有一个部分是写促进世界华人文化认同,那么标题又是写西南民族教育的,有些不是太聚焦,需仔细斟酌。 

最后,张诗亚教授再次就项目的内容,做出逻辑缜密的讲解,与评议专家进行了积极的沟通交流。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选题独具匠心,总体研究思路和框架可行,具有研究重大意义。

 

 

 

 

 

本简报文章如需转载须事先征得本研究中心同意,

        并注明“转载于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简报”字样

 

 

报:教育部各司局,教育部直属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各司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西南大学校领导,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宣传部,社科处,科技处,研究生部

送:西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教委和民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各重点研究基地,部分高校社科处、图书馆

发:研究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办公室                                                                                 201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