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简介
我国的景颇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瑞丽、陇川、盈江和梁河等县山区;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马、古浪、岗房,临沧地区的耿马傣族自治县,以及思茅地区的澜沧县等地,也有少数景颇族散居。景颇族集中分布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脉南缘,高耸入云的高黎贡山和怒山山脉纵贯州境。奔腾湍急的怒江和澜沧江顺云岭南泻,形成了西南著名的三大河谷之一。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景颇族人口数为147828。
◆历史概况
根据历史传说和汉文史籍记载,景颇族先民最早生活在康藏高原南部,后来南迁到云南西北部、怒江以西的地区。这个地区,汉代属永昌郡,唐代属云南南诏政权的镇西节度管辖。这一地区的居民包括景颇族先民在内,被称作‘“寻传蛮”。继南诏、大理政权之后,元代在云南设立行省,寻传地区属于云南行省管辖。后来景颇族各部逐渐形成茶山、里麻两个大的部落关盟,产生了山官。社会开始分化为最初的三个等级:官种、百姓和奴隶。十五世纪初,明朝在这里推行土司制度,设立了里麻、茶山两个长官司,任命景颇族山官为长官,颁发了铜印和金字红牌。茶山长官司先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后属永昌卫,继改属腾冲府管辖;里麻司直属于云南都司。清代,景颇族地区属清朝所设置的有关府州县管辖。十六世纪以后,大量景颇族移居到德宏地区。
◆文化艺术
景颇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文学艺术,有创世纪、历史传说、民间故事等丰富的口头文学作品,并与音乐相结合,又说又唱,词曲优美动听。乐器有木鼓、牛角号、笛子、箫、口弦以及以外族传入的硭、锣、钹、象脚鼓、小三弦。景颇族人民能歌善舞,舞蹈多为集体舞,反映生活、生产、战争、祭祀等活动。有的是千人以上载歌载舞,伴以雄浑的木鼓声,舞步均匀,节奏鲜明,声势豪壮、山谷应声,表现了群舞的高度水平。绘画大多与原始宗教相结合,雕刻有较简单的圆雕和竹木雕。各种棉毛织品图案精美,富有民族特色。各种银饰物构形、花纹均达到较高水平。
◆风俗习惯
景颇族的婚姻形式为一夫一妻制。但山官和富裕户也有一夫多妻的。在家中,父亲是家长。有女无子时可招赘,但赘婿不改其姓;无子嗣时可收养子,权利义务与亲生子一样;对财产实行不严格的幼子继承制,幼子地位高于长子。妇女社会地位较低。在现行的一夫一妻制婚烟中,基本上仍必须遵循传统的单向姑舅表婚的原则,即姑家男子必须娶舅家女子,但舅家里男子不能娶姑家女子,形成“姑爷种”和“丈人种”的婚姻关系。流行转房制和妻死丈夫续娶妻姊妹的习俗。还实行等级婚姻,即官家与官家通婚,百姓与百姓通婚。青年男女社交自由,但结婚由父母包办,聘礼很重,常发生抢婚的现象。
景颇族没有成文法,社会秩序靠传统的习惯法——“通德拉”来维持。习惯法具有很大的约束力,常常与宗教迷信相结合。一般不轻易判处死刑,但杀人者必须赔偿命金。一般案件对输理者均罚以赔偿实物的几倍至十倍。案件无法调查判明时就采取神判。常用的神判方式有赌咒、鸡蛋卦、斗田螺、煮米、捞开水、闷水等。随着阶级分化,习惯法已逐渐遭到破坏,而且被山官和头人利用来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丧葬除凶死者火葬、幼殇者天葬以外,正常死亡者均行土葬。
景颇族的服饰,男子喜裹白或黑包头,着黑色衣裤或白衣黑裤,外出佩长刀,背挎包.妇女一般着黑色短上衣和枣红自织羊毛花围裙,戴黑红色藤制腰箍和腿箍,裹毛织护腿,并佩戴各种银饰物。但建国之前贫苦农民衣着简陋,多着单衣向火过冬,男女均赤足。
多数地区群众以大米为主食,少数地区的以食玉米为主。过去仅以芭蕉叶包饭,平均分配,以手抓食。主要饮料是山泉和水酒。杀牛祭鬼时,牛肉全寨人分食。猎物见者有份。对客人均热情招待饭食。景颇人喜嚼沙枝(一种用草烟、芦子、熟石灰等配成的嚼料),见面互赠沙枝是传统的礼节之一。
住房为竹木结构的茅屋,只有个别地方少数山官头人住瓦房。茅屋呈长方形,屋顶为双斜面。整个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底层圈养家畜家禽。门从两头开,前门供客人进出,埋鬼桩、拴牛马,后门禁止外人出入,更不允许穿室而过。屋内每间设一火糖,四周铺篾席,晚间即席地而寝。房屋通常七、八年重建一次,建房时全寨换工互助,数日即成,并举行隆重的新房落成仪式。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景颇族群众过去普遍崇信万物有灵的原始多神教,迷信禁忌很多。大巫师和一般巫师除祭鬼外,还给人看病,能记诵本民族的创世纪、史诗、历史传说和大量民间故事。祭祀活动有祭官庙(一年一度的破土仪式)、吃新谷、献谷堆、叫谷魂等,大多与农业生产有关。遇婚丧、疾病、械斗等都要杀牛祭鬼,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很大。最大祭祀活动是目脑,现已发展成为景颇族一年一度的节日——目脑节。近几十年来有少部分群众信仰基督教。
◆语言文字
景颇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按方言的不同,又分为景颇、载瓦、喇期(茶山)、浪峨(浪速)等支系彼此之间通话困难。景颇既是支系的名称,又是该民族的总称。景颇支语言中又有昆恩话、息丹语、高目话、蒙支话等方言。载瓦语支中也有龙准、亭注、崩龙等方言。从景颇语的分布来看,景颇语属藏缅语族的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瑞丽、盈江等且载瓦语属藏缅语族的缅语支,主要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地区,这种语言与阿昌语极其相近。这是由于载瓦支系历来与阿昌族杂居的缘故所致。虽然景颇语和载瓦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支,但是由于他们都根源于共同先民的导传及远古曾共同使用氐羌语的缘故,因而两者在一些古老的词和一些基本的语言成分上有着同源的关系。随着经济、文化习俗的融合与地域错杂,这两种语支出现了明显的相互间的融合特点。
◆民间文学
景颇族的口头文学形式有神话、传说、史诗、叙事诗、寓言、笑话、民歌、谚语等。景颇族的诗歌同音乐、舞蹈密切结合。在盛大庆典时演唱的创世长诗《目脑宰瓦》(历史的歌)近万行,内容从开天辟地起,以神奇超拔的想象歌颂了英雄宁贯瓦,反映了景颇族悠久的历史,这部长诗已记录出版。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用景颇文和汉文写作的文学新人逐渐成长,开创了景颇族文学的新阶段。
◆教育概况
景颇族的历史传说、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生产技能和生活知识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民间教育形式保留和继承下来的。这种自发性的教育,是同日常的生产生活一起进行的,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和专的教育部门,也没有专门职教师,对于男孩子,主要教他们学会狩猎、耕作、耍刀等生产生活技能。女孩子主要接受母亲和姐妹们传授的染织、绣花等手艺和有关生活知识。近代以前,景颇族没有文字,也没有学校,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主要靠口头流传。经师“董萨”既是原始神权的代言人,也是历史文化的积极保存者,是景颇族很受尊重的知识分子。景颇族的历史变迁、风俗道德、文学艺术等,往往是他们在祭祀活动中念唱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在景颇族地区办起了小学,并在景颇族聚居的地区办起了中学。国内语言学者根据国内外景颇族对景颇文使用的情况,改革了原来的景颇文。同时创制了一套载瓦语拼音文字,并在两套拼音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扫盲工作。1980年以后,德宏州在景颇族,傣族学生占60%以上的420所小学中,恢复或新开了景颇文和傣文语文课。实行民族和汉语同时进行的双语教学。并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食宿在校、免费教育,在中学开办民族班。目前,景颇族儿童入学率达到94%以上,年巩固率为80%,基本实现了教育的普及。有许多景颇族学生考入了中央和地方的民族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