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简介
发布时间2015-01-07 14:02:39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水族简介

 

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贵州的荔波、独山、都匀、榕江、从江等县及广西的融安、南丹、环江、河池等县。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水族人口数为411847

 

◆历史概况

从有关史籍记载和语言、文化特点等方面分析,水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系,系从秦汉时期西瓯中的一支发展演变而来,唐宋时与壮侗语族诸民族统称为,明清时称。北宋时,水族已在龙江上游和都柳江上游之间一带地区(即今三都水族自治县及毗连的荔波、环江等地)定居生活,当时称为抚水州。这一时期,这里的农业生产已有一定发展,平地已广种水稻,出现村落,酋长居住的地方有楼屋战棚,并以竹栅护卫。社会内部已分化为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蒙氏世为首领,形成一相当强大的政治势力,曾不断与宋王朝发生武装冲突,但在社会基层组织的内,仍保留着较浓厚的农村公社色彩。元至元二十年(1283),四川行省参政曲立司一武力政府贵州南部九溪十八洞,分封少数民族首领为世袭土官,通过他们来统治当地水族和其他各族。不久,都柳江上游的烂土、陈蒙等处长官司要求内属,改为陈蒙、合江州,规定按期向封建王朝纳贡丹砂、雄黄以及马匹、雨毡等物。明洪武间复长官司,隶都匀府。清置三脚州。1914年改三脚州为三合县,后改称三都县。

水族族之称,最早见于明代史籍。清代,多称其为水苗家水家等。新中国成立后,水族被正式定名。

◆文化艺术

水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是祖国丰富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民间流传着各种形式的诗歌、故事、传说、寓言以及剪纸、刺绣、印染和雕刻等工艺美术。民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人们善于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有长篇叙事诗,也有即兴的短歌,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对古代人类起源和民族迁徙的叙述,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有对纯真爱情的热情赞颂。散文形式的故事传说和神话寓言,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既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研究水族历史的珍贵资料。水歌有大歌和酒歌两种,歌唱时,以和声伴唱而不用乐器伴奏,大歌是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唱的歌,酒歌多在婚丧或宴会的场合下唱的。水族民间乐器有锣、皮鼓、芦笙、胡琴、唢呐等。铜鼓是水族传统的乐器,每逢喜庆节日都跳铜鼓舞助兴。

 

◆风俗习惯

水族男女都爱穿青、蓝两色服装。男子穿大襟长、短衫,用青布包头。妇女上身通常穿蓝布大襟无领半长衫,胸前围一块刺有茨藜花纹的围兜,下身穿青布长裤。妇女衣裤四周镶有花边。节日穿裙子,将长发梳成一把斜绾头上。每逢盛大节日或宴会时,喜欢带各式各栏的耳环、项圈、手镯等银饰。水族以大米为主食,次为玉米、大麦、小麦、红薯等。喜食糯米饭、鱼类及烧酒、甜酒,并以此作为祭品和节日招待亲友所必需的食品,房屋建筑多系木质结构,历史上多为千栏式楼房,现在平房占多数。

水族热情好客,客人到家要主动打招呼,让坐、送水等。节日期间,客人到家,不论认识与否都要热情招待。待客饮食中以酒为贵,贵客则以杀小猪及鱼招待。猪头、鸡头象征尊贵,所以鸡头要敬给客人,猪头留作饯行席的供祭品。

水族的家庭形式为一夫一妻制的父亲小家庭。二、三百年前,水族青年男女恋爱婚姻比较自由,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婚姻关系打上了鲜明的阶级烙印,讲求门当户对婚姻论财。在封建家长制的束缚下,青年男女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结婚时新郎不迎亲,请几位未婚青年代迎。新娘撑伞步行到男家,不举行仪式。欢宴宾客后,新娘当天或次日即返娘家,一般经过半年后,才到夫家长住。水族的丧俗繁杂,其程序大致分为报丧、入殓、择吉、安葬、立碑、除服等6个阶段。

典雅华贵的鞋Elegant and expensive shoes

◆宗教信仰

水族属于多神信仰,更多的表现为原始宗教的范畴。水族的原始宗教崇拜可以归纳为: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在水族先民的原始宗教崇拜中,鬼魂被强调到了一个异乎寻常的位置,直到今天在水族的迷信意识中,还可数出三百多个有名目的鬼魂,加上存在过而已失去其名称的鬼魂,则多达七八百。

  水族的自然崇拜意识传承至今,很多方面已渐淡化或消失,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现在在水族社会中还存在着比较浓厚的石岩崇拜、古树崇拜、古井崇拜等现象的遗迹。在水族地区,随时可以看见在村寨前村口竖立的略似人形的石头,在其周围有燃烧的纸钱和香烛;在村寨附近高大苍劲的风水树下,也可以看到同样的供奉现象。

  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的深化,在水族社会中可能存在过鱼图腾和龙图腾。鬼魂崇拜却是水族原始宗教信仰的核心。在水族的观念里,鬼与神同在,鬼与神不分。鬼有善鬼与恶鬼之分,人死后就变成了鬼。祖先崇拜是鬼魂崇拜的延伸和发展,鬼魂观念和血缘亲情观念使人们相信,祖先的灵魂是会保佑子孙后代的,所以祖先死后会被后人当作善鬼善神来供奉。

◆语言、文字

水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语支。水族男性大多通晓汉语,但日常交往中人们均使用母语。水语没有方言的差别,只有土语区分。水族先民曾创制过自己的文字,称为水书,其形状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是一种已经有2000年历史的古老文字,但只有400多个单字,且多用于巫术活动。这些文字全靠誊写抄录,没有刻版印刷,但各地的水书基本一致。大部分水族人不认识。

◆水族的教育

1.水族教育的历史与现实

水族地区的教育,根据史籍记载,从明代开始,荔波就办了县学,但随即废置。到了清代雍正时,荔波设学,乾隆五年(1740)三脚(今三都)开始立义学。嘉庆年间,荔波设立荔泉书院和桂花书院,到了同治时(18621874),都江一带创办的义学达13所。同期,三脚屯也设立了崇文经馆、养正蒙馆。光绪时,办了书院。都匀地区设置学置比荔波、三脚屯还要早。当时,进义学、蒙馆、书院学习的水族子弟可能不多,但汉文化教育的传播,对水族地区文化水平的提高,无疑有一定的影响。据荔波县民国年间统计,清代全县的廪生292名,其中水族52人,其他任文武职官、塾师和擅长雕刻、书画的艺术家有24人。水族中不断出现文举和武举。三洞乡梅伞村秀才潘文秀还整理了水族谱,并有古风诗作传世。 辛亥革命后,办学点深入到水族村寨。1949年以后,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水族地区的教育很快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县有高中、师范,区办了中学,乡办中心小学,一般的村寨都有了小学。在民族聚居区办了民族中小学。为了帮助少数民族提高文化水平,政府采取了免费或减收甚至送学上门等许多措施,使水族知识分子成批成长。

2.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教育状况

水族最集中的三都水族自治县,1952年全县有小学27所,学生5775人。1976年掀起了普及农村小学教育高潮,使全县公办民办小学达490所,在校生3336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5.7%。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工作上脱离实际,这种局面只能维持一个短暂时间,经过20世纪80年代调整和压缩,1989年底,全县有小学139所,教学点198个。

三都自治县很注重发展中等教育和中专,20世纪70年代完全中学增至7所,33所小学附设了69个初中班。虽然创办过二所林业中学、一所工业中学、9所农业中学,但都由于条件不具备,师资奇缺,不得不调整、并转停办。1989年底全县有民族师范一所,中学4所。

学校教育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有系统的正规教育,在水族地区,实行全面而有序的正规教育,时间并不长,而有机会接受系统教育的成员更是有限。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仍然是普通水族群众接受教育的重要渠道。

3.水族的家庭教育

水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要子女孝顺父母,尊敬长者,敬老爱幼,和睦相处,要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等。家庭教育的方式一般是由父母对子女,兄长对弟妹,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既讲道理,又加指导。由于水族长期受封建社会伦理思想的束缚,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在家庭中,反映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也有所表现。例如对年轻一代男子的教育,从为人处世,到生产技能,主要由父兄负责;而对年轻一代女子主要从母亲和姐嫂那里学习纺纱织布,刺绣蜡染,操持家务,主持家政,乃至与周围、上下、远近各种关系的相处,代代相传,相沿成习。

4.水族的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有一些可能与家庭教育甚至学校教育有共同之处,如乡规民约,与学校制订的校纪校规近似;年长者对青少年一代言行的影响与家庭教育共通等等。但社会教育有它本身的特点,例如在共同劳动,节日集会乃至婚丧礼仪等集体活动中,年轻人总是通过耳闻目睹,亲身体会,潜移默化,然后直接间接影响今后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