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简介
发布时间2015-01-07 14:06:18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回族简介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回族人口数为10586087。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分布也较多,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

 

◆历史概况

回族的族源比较复杂。就构成的成份来看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人。就迁入我国的时间来看主要有两个时期:早期的是从唐初至宋末的五六百年间,从海上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商,最后留居在广州、泉州、扬州等地的阿拉伯人。后期的,也是最主要的是十三世纪中叶被蒙古族先后征服的葱岭以西、黑海以东中亚和西亚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除阿拉伯人、波斯人外,还有其他一些民族。这些征服的民族,由于各种原因随蒙古军从陆上经过新疆来到中国。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被蒙古族征调过来的西域亲军中的回回军。这些在不同时期、经不同线路到中国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经过与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特别是与汉族一百多年的溶合演变,到明代时终于形成了一个独立民族,因回回军而得名回族。

◆文化艺术

元代,回回不仅带来了西亚的天文学、医学、建筑学、音乐等方面的科学文化成就,而且在学习和传播汉族科学文化技术方面也十分突出。中国的重大发明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都是经回回商人的介绍传播到欧洲大陆的。回回医学也相当著名。回回医术在外科和药物使用上都有显著疗效。其医药也有自己的体系,回回医学家收集改订名医药方,著有《瑞竹堂经验方》5卷,以惠斯世,流传至今。

在文学、哲学、音乐、书画方面,回族也有许多创造。元代著名回回诗人、词人,著有《雁门集》、《萨文锡逸诗》、《西湖十景词》等诗、词集,在当时十分有名。元代学者赡思不仅通经学、文史,还钻研天文、地理、水利、算学等,被当时称为百科式的学者。李贽是明代著名的回族大哲学家、思想家。回回的音乐,在元代十分流行。回回乐与西夏乐、中国乐一起,构成了元代宫廷音乐。在发展中,回回音乐成为中国音乐的一部分。回族画家也不少,著名的有元代高克恭,清代改琦。

解放后,回族的文化事业蒸蒸日上。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文学家、艺术家不断涌现。回族中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大批艺术工作者、优秀运动员茁壮成长。从事象牙雕刻,生产景泰兰、苏绣、灯彩,刻砖,制作地毯等传统的回族特种工艺老艺人的技艺得到继承和发展。 “花儿是甘肃、青海等地流传的民歌,过去当地回民常用花儿控诉黑暗、憧憬未来倾诉爱情,现在花儿增加了新内容,更为回民所喜闻乐唱。

 

◆风俗习惯

历史上,回族人从出生时开始,就要请阿訇起回回名字,结婚时请阿訇证婚,死亡后请阿訇主持殡葬,各方面均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明代回族人的衣着已逐渐与汉人相同,使用了汉族的姓和名。明代晚期,回族人已经士农工商通与汉人相同,但是,在共同心理状态、经济生活、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回族仍表现出自己的特点,被认为同类则相遇亲厚自守其国俗,终不肯变

回族主要与汉族杂居回族人,形成了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在边疆,回族与当地民族杂居;在内地,回民多分布在沿水路和陆路交通线上;在农村,回民往往自成村落;在城镇,则多聚居关厢或若干条街巷。在室内正屋中,喜贴山水花卉画。但因为伊斯兰教反对任何偶像崇拜,故不挂人物像和动物图片,凡有眼睛的图像不能张贴。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禁忌不那么严格了。为了宗教活动和生活习俗上的便利,回民习惯在住地修建礼拜寺,明末清初则统称清真寺,多围寺而居。

在饮食上,回族人普遍吃牛、羊、驼等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不吃马、驴、骡、猪、狗肉,不吃动物血液和自死动物。尤其禁食猪肉。回族很讲究饮食卫生,注意淋浴和洗涤。平时洗脸、洗手,则用汤瓶,而不用脸盆。回族有两大节日即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来源伊斯兰教。斋戒为穆斯林五功之一。开斋节即是斋戒期满的日子。一般在回历的第九个月举行斋戒、斋戒期满,十月一日为开斋节。古尔邦节在开斋节后的第70天,回历的十二月十日举行。因为十二月十日是教徙赴麦加朝觐的最后一天,大家宰杀牛羊庆祝,聚餐联欢。

 

宗教信仰

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  按伊斯兰教历,每年1 2 1 0 日为古尔邦节。每年的这一天,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  另外,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前至落日后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1 0 日即斋戒期满,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

◆语言、文字

回回民族在其东迁至中国的初期,讲阿拉伯语、波斯语、回鹘语和蒙古语等。汉语已成为回族社会成员广泛使用的语言交际工具。但在回族语言中,较多地保留了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及宋元时期的汉语方言语汇。由于这种语言形式主要是从经堂教育中产生的,也被称为“经堂语”。

     回族社会成员之间,在交谈过程中往往或多或少地使用上述几方面的词汇,依汉语语法构句方式。这种语言形式主要在回族内部使用,且在使用频率上,老年人高于年轻人,农村高于城市,宗教职业者高于普通穆斯林,交通与信息发达地区低于闭塞地区。

    在边疆地区,回族居民在使用汉语的同时还经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少数回民会阿拉伯文;回族经营的商店或餐馆等一般都挂有用阿拉伯文书写的招牌。

◆回族的教育

回族历来重视教育,从唐宋时期开始的蕃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蕃学、元代回回国子学、经堂教育、新式教育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教育形式。回族教育的发展,引起了教育家们的重视。

蕃学:唐宋时期,居住于广州、泉州等地的回族先民在其聚居地开办了蕃坊教育,也叫蕃学。主要招收西来的穆斯林子弟。属阿拉伯式的教育,教学生朗读《古兰经》,学习书法、语法、历史、算学和诗词等,教学多设在清真寺内。这种教育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  回回国子学:元、明时期,在回族教育中出现了官办的学校。元代的回回国子学(1314年改为回回国子监)主要是培养阿伯语和波斯语的翻译人才。学员多为公卿大夫与富家子弟,由国家提供膳食,卒业后允任中央及地方政府机关的译员。明代继承元制,设回回馆。这是明代官置的回回语文教习机构。清代官方的穆斯林语文教育工作由四译馆负责进行。

经堂教育:这是明代以后回族的主要教育形式。它是在清真寺经堂里实施的教育。奠基人是明代陕西回族教育家胡登洲(1522—1597)。授课内容一般为阿拉伯文的形态学、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以及哲学、《古兰经》注疏学、文学、历史等。主讲教师大多为清真寺聘讲的知名阿訇,或为某些学科的专家。授课方式是上午授课,下午讨论,晚上自习。学生可住宿。经堂教育在其发展中形成了西北、山东和云南三大学派,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阿訇和伊斯兰学者,推动了明、清的译述活动,产生了经堂语和用阿拉伯文字母拼写汉语的文字小经,从而在300多年里促进了伊斯兰教的发展。经堂教育经过清末民初的改革和以后的完善,已转化为具有回族特点的民族教育。

新式回民教育:20世纪初,童琮、王浩然、马邻翼等回族志士仁人,鉴于官办学校忽视回族传统文化和心理情感,经堂教育又忽视汉文及现代科学的弊病,起而倡导新式回民教育。在回族聚居区创办以清真命名的回族小学、中学和实业学校;组织回族文化教育社团等。但由于当时的国民政府对此支持不够,因此学校多为私立,依靠集资办学,多数学校设备简陋,师资不足,甚至时停时办或夭折。1949年,内地回族文盲高达90%。西北回族地区文盲高达95—99%

新中国时期的回族教育早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已注重回族教育。在当时的延安民族学院和中共中央党校均有回族学员,并开设回族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在回族聚居地区相继建立回族区域地方自治。到1989年底,国家投资、调派各族干部和教师在这些地区建立了大、中、小学教育体系,回族聚居的县、乡、村均设立了中小学。学校尊重回族风俗习惯,建有清真食堂,方便学生生活。各级各类学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回族学生。自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自1978年以来,在大中专招生中降低分数线以录取回族学生。一些高等院校设立了民族预科班()。有些回族地区在重点中学设立了民族班,国家和地方财政拨出专款补助回族学校,发放定额生活费、奖学金,举办寄宿制回民中小学(部分省市在回族聚居地区设立回民中小学)20世纪80年代以后,回族各界人士和群众热情关心回族教育,群众集资办学,建立回族教育促进会、回族教育基金会、全国部分回民中学校际协作体等。据宁夏自治区1989年统计,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276851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6.8%。回族学龄儿童入学率为86%。到1997年,该自治区有普通高校4所、中等专业学校25所、普通中学442所、小学2963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32万人。其中,回族聚居地区兴办寄宿制学校,中小学近100所,在大学增设民族预科部预科班。1996年至1997年,全区高校中回族学生占19.2%,中等专业学校中回族学生占19.2%,小学中回族学生占34%,回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2%。由于建国后回族学校教育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回族的文化素质,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