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简介
发布时间2015-01-07 14:04:17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纳西族简介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维西、中甸及。蒗县的永宁区、德钦、永胜、鹤庆、剑川、兰坪等县和四川省盐源、盐边、木里等县,西藏的茫康县也有分布。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纳西族人口数为326295

 

◆历史概况

根据史书记载,纳西族的先民与汉代称牦牛夷,晋代称摩沙夷,唐代称磨些蛮的部落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这些不同的称谓,当是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同一族称。公元3世纪初,越膂郡定作县(今四川盐源)已有摩沙夷居住。8世纪末叶,在今丽江金沙江流域和盐源雅砻江流域也有磨些蛮的分布。从三国到唐初的数百年间,雅砻江以东的纳西族先民逐渐向西南迁徙;盐源以西金沙江流域一带的磨些族亦逐渐聚集于丽江地区并繁荣起来。定作地区的磨些部落,在唐代曾有一部分渡过金沙江,向南进入洱海东部今宾川一带建立了越析诏,亦称磨些诏,为当时洱海地区六诏之一。唐代吐蕃势力兴起,向东向南扩展。唐朝为了防御吐蕃,扶持六诏中的蒙舍诏统一其他五诏,建立南诏政权,成为一个强大的地方势力来牵制吐蕃。今丽江、永宁一带成为南诏、吐蕃角逐之地,先后为吐蕃、南诏所统治。公元1253年,蒙古征大理,由丽江东境渡江,木氏祖先麦良迎降,被授为茶罕章(丽江)管民官。1276年置丽江路,设军民总管府,麦良子孙世袭总管。丽江路隶云南行省,属呈朝中央的一级地方政权。明初,纳西族首领木得被授为世袭丽江府土官知府,统治纳西族和附近各族人民。清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年),丽江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世袭丽江土知府改为流官知府,木氏由世袭土知府改为土通判。
◆文化艺术

纳西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明代丽江土司木氏努力学习和传播先进的汉文化,土司木公的《雪山始音》等六部诗集,木青的《玉水清音》诗集,木增的《云过淡墨》诗集,得到了明代学者杨慎、徐霞客的赞许。

纳西族广大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创世纪》,是一部描写纳西族人民开天壁地、与大自然博斗、歌颂劳动、反映男女忠贞爱情的著名的长篇史诗。还有《游悲》、《相会调》等都是以浪漫主义色手法、富于独特的民族风格的文学作品。纳西族人民能歌善舞,在生产劳动或民族节日中常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民间流传较广的有喂麦达哦热热阿丽丽等古老歌舞曲调。乐曲以笛子曲、口弦曲、葫芦笙误区较为普遍,优美清新,粗狂有力。《白沙细乐》和《丽江古乐》是有名的两部大型古典乐曲。

著名的寺庙建筑,如丽江白沙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阁五凤楼”(福国寺内)及束河大觉宫等,是一群明代建筑,其技术既揉合了纳西、汉、藏3个民族的传统风格,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壁画颇有艺术价值,表现了纳西族人民吸收汉、藏艺术以丰富自己艺术创作的智慧。

 

◆风俗习惯

纳西族男子的服装大体与汉族相同。丽江纳西族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旁缀日、月,表示勤劳之意。宁蒗纳西族妇女着长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大包头,佩大银耳环。纳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馒头或水焖粑粑,中餐和晚餐较为丰富,一般都有一两样炒菜和咸菜、汤等。肉食以猪肉为主,忌食狗肉大部分猪肉都做成腌肉,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琶猪最为有名,可以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不变质。外出劳动携带麦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时围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阳地方就餐。

纳西族主要为一夫一妻的父系小家庭制,部份地区还存在着对偶婚和母系家庭残余。50年代,母系家庭在该地区还占40-50%80年代,母系家庭占35%。新中国成立前,丽江、维西、永胜部分地区的纳西族,基本上属于封建地主经济下的个体家庭。普遍盛行一夫一妻制,夫权极大。妇女社会地位低下,无财产继承权。在永宁和四川盐源境内的部分纳西族中,直到民主革命前夕,还残留着以女性为中心的家庭制度。这类地区在婚姻的缔结方面,有阿注异居、阿注同居、结婚三种形式。缔结阿注关系的双方通常是男子晚间到女家过偶居生活,次日清晨返回自己家中。这种婚姻关系没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因而建立和解除相当容易。由这种阿注关系所生的子女,属于母方,男子对这些子女没有必须扶养的义务。阿注关系到中年以后,一般都固定下来。还有一些男女,通过阿注关系的发展建立一个家庭。子女完全可以确认父母,如是女居男家,子女的世系按父方计算;如是男居女家,子女的世系则按母方计算。此外,姊妹共夫,兄弟共妻的群婚遗风,在个别村落还有发现。解放后,随着婚姻法的贯彻,旧有风俗等已有改变。

丧葬自古通行火葬,清末后部分地区开始盛行土葬。

 

◆宗教信仰

旧时多信东巴教,是纳西族原有的一种巫教,宣言万物有灵,灵魂不灭。部分信仰喇嘛教,丽江地区还信奉红教,永宁地区信奉黄教。13-14世纪佛教、道教传入,但信奉者不多。天主教和基督教也曾传入,信者也不多。

东巴教属于一种原始多神教,一般认为是纳西族先民由自然崇拜发展到祖先崇拜、神灵崇拜这一系列自发信仰的产物。“东巴”一词纳西语的意思为“智者”或“山乡诵经者”,即对东巴教经师或祭司的专称。东巴在作法仪时所使用的法器主要有:象征太阳的"展兰"(铜板铃),象征着月亮的“达克”(皮手鼓),以及神轴画、海螺、法杖、五佛冠、刀、弓等物。

在整个法仪进行过程中,东巴所吟诵的经文和所跳的舞蹈,都要严格按照东巴经典中所记载的内容和规定的动作进行。东巴教的宗教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涉及到纳西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譬如:祭天、祭祖、祭各种神礻氏、婚嫁、丧葬、节庆、驱鬼、择吉、命名、超度、卜算以及治病等等。所以,东巴教对纳西人的思想意识和日常生活各方面影响相当大。但是东巴教长期以来基本上是作为一种"民间的"宗教流传在普通民众当中,似乎从未取得过“正统的”或“官方的”地位。

◆语言、文字

纳西族讲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东、西两种方言。以金沙江为界,西部约20万人,内部能互相通话;东部中又分为三部份,各有土语,互相通话有困难。

纳西象形文字产生于1000多年前。最初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写《东巴经》,故亦称为东巴文。13世纪初,又创造了一种表音文字,叫哥巴文,这是至今世界上少有的还流传的民间活的象形文字。用这种文字写成的典籍称为<<东巴经>>,中国藏有9000册左右,世界其它各国藏有1.1万册左右。1957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方案,现在通用汉文

 

纳西族的教育

纳西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教育事业比较发展的民族之一。早在永乐十六年(1418),就有丽江府及其所属的各州建立学校的记载。光绪年间,是丽江纳西族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清末时,在纳西族知识界中,涌现了一些为摆脱内忧外患,而到国外寻找真理与科学的留学生。抗日战争时期,云南成为大后方,国内有些名牌大学迁到昆明、大理等地。他们不仅带来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带来了民主革命的思想,从而使丽江的教育事业繁荣起来。

丽江解放后,人民政府立即着手整顿和充实教师队伍。每年都有成批学生考入各高等学校,有的还送往国外留学。尽管在十年内乱中遭到严重的破坏,但到一九八Ο年底,丽江全县已有各类学校七百三十多所。世代没有读书人的纳西族家庭,如今有了自己的中学生和大学生。现在,纳西族的教授、副教授、讲师、高级医师、总工程师、农牧专家、作家和诗人等等,分布在全国各地工作,也有在国外的专家和学者。

 

在社会教育方面,丽江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剧院、电影院、电影发行公司及分布在城乡的各种文化教育机构。群众的文娱活动非常活跃,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泸沽湖地区的纳西族,长期受封建领主的统治,只有少数人识些汉文与藏文,多数为文盲。如今,泸沽湖地区比较大的村寨都有了学校。永宁和宁蒗县等地的教育事业都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