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简介
发布时间2015-01-07 13:52:24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傣族简介

 

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云南省的新平、元江、金平等30余县。居住山间平原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傣族人口数为1261311

 

历史概况

傣族历史悠久,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就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公元109年,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建置益州郡,傣族地区是益州郡的西南边疆。公元六十九年,增设永昌郡。傣族地区属永昌郡管辖。当时,傣族先民的首领曾多次派遣使者,带着音乐师和魔术家来到东汉王朝的首都洛阳奉献乐章,表演新颖的技艺。博得了东汉王朝的赞赏与欢迎,被赐予金印、紫绶,其首领还被封为汉大都尉,从而和东汉王朝建立起政治上的隶属关系。公元八世纪至十三世纪,傣族地区先后隶属于以彝族、白族为主体建立的云南南诏蒙氏政权和大理段氏政权。元代,傣族地区隶属于云南行省。元代开始在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在云南西部傣族地区设置金齿宣抚司,管辖德宏等地傣族,在南部傣族地区设置彻()里军民总管府,管辖西双版纳等地。明代,又在元代的基础上加以巩固,在西部设麓川平缅宣慰司;在南部设车里军民宣尉司,并设较小土司区,全面推行土司制度。在广大傣族地区任用世袭的土司、土官,大大加强了元、明王朝对傣族地区的统治。清代,基本上沿袭元明旧制,但在社会经济较为先进的内地傣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委派流官进行直接统治。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在边疆傣族地区成立县和设治局,继续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加深了傣族人民的苦难。

◆文化艺术

傣族有自己的历法,纪元始于公元638年;有推算日蚀、月蚀的书籍;有历史文献及内容丰富多彩的诗歌、传说、故事、寓言等文学作品。傣族有500部左右的长篇叙事诗,这在我国所有民族中是无与伦比的。现在保留的傣族传统长篇叙事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有歌唱人类创世活动的如《布桑盖与瓦桑盖》、《坤撒》,颂扬祖先创业事迹的如《叭阿拉吾射金鹿》,反映历史事件的如《召网香召网朔》、《勐卯与景欠战争史》,揭露统治阶级贪婪残暴的如《娥并与桑洛》、《召树屯》、通过爱情主线揭示社会矛盾的如《朗鲸布》、《线秀》,还有解放后表现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彩虹》、《流沙河之歌》等。傣族人民能歌善舞。赞哈”(民间歌手)的演唱是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活动,舞蹈中的孔雀舞伴以象脚鼓和硭锣,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名扬中外。雕刻和绘画精美典雅,庄严的寺塔和飞架于江河之上的竹桥,更显出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

 

◆风俗习惯

傣族服装,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纹身的习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岁时,即请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卜各种动物、花卉、几何纹图案或傣文等花纹以为装饰。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呼为花腰傣大袖傣等。

傣族的饮食以大米为主,德宏地区的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的爱吃糯米。喜饮酒和食酸辣,好吃鱼虾等水产。普遍有嚼槟榔的习惯。村寨大多建于平坝近水的地方,翠竹掩映,溪流环绕。干栏式建筑是傣族住房的特点,分上下两层。德宏多数地区傣族住平房,土墙茅顶,呈四合院。

傣族的家庭和婚姻过去带有明显的封建色彩,其特点是等级内婚。土司之间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盛行一夫多妻。广大农民实行父权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员为父母与未婚子女。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动相当自由,可以自由恋爱。未婚青年在节日里或盛会场合串布少”(找未婚女子谈情说爱)很盛行。流行召赘上门的习俗。通行土葬,贵族与贫民的葬地是严格分开的。和尚、佛爷死后,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于寺后。

 

◆宗教信仰

傣族是一个信仰南传佛教的民族,傣语称为"布塔沙散那"。它对傣族社会的政治、 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极深刻的影响。大约在公元68世纪传入傣族地区。在此之前,傣族先民信仰的是多神崇拜,亦即原始宗教。由于佛教的广泛传布,傣族地区佛寺十分普遍。送子入寺为僧似乎是天经地义之事,尤其是在西双版纳地区,男孩到了810岁几乎都要入寺去过僧侣生活。他们在那里学经识字,一般在15年还俗回家。佛教的传布也给傣族社会带来了文字、天文历法、建筑各方面的文明。傣族的数百部长篇叙事诗都是在佛教传入后出现的。傣文的大藏经号称八万四千部,大部分刻写在贝叶上,称贝叶经。其中有些是傣族僧俗根据佛教义加以发挥和补充的著述,那里保存了有关傣族地区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学等材料,是傣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傣族的佛寺建筑精致、堂皇。寺庙中的雕塑和壁画既有南亚艺术风格,又显现出中原文化的影响,是傣族造型艺术的精品。佛塔的样式更是多种多样,有金刚宝座式、密檐式、亭阁式、金钟式等,塔也分单塔、双塔、群塔。群塔大都是中间为一大塔,周围是若干小塔,如盈江的曼勐町塔就有小塔四十多座,宛如众星捧月,直上云霄,巍巍壮观。

◆语言、文字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西双版纳方言、德宏方言,亦有主张将金平方言分出。傣族有自己的拼音文字,我国的傣族历史上有过五种不同形体的文字,即傣泐文、傣那文、傣崩文、金平傣文、新平傣文,均称“多傣”(to tai )即傣文。这些文字中在国内较通用的有傣泐文和傣那文两种。傣泐文流行于西双版纳及孟连、景谷等地,傣那文流行于德宏及耿马等地。历史上傣泐文的创制,使用和发展,曾经历过较为漫长的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傣泐“数字文”的发明和使用;第二阶段引进巴利文充实原始傣泐文;第三阶段由于引进的巴利文不足以完整准确地反映傣语实际,于是傣族自己又增添了十五个辅音字母和十一个元音符号。

据有关傣文史料记载,在佛经传入傣族地区以前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傣族就有自己的原始字母。从目前现存的傣文史料记载证实:早在佛经传入傣族地区以前,傣族不但已有自己的古老文字即数字文和象形文,而且还发明创制了字母。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文字改革。

 

傣族教育

(一)寺庙教育

寺庙教育是傣族具有学校教育性质的一种最早的教育形式。它是随佛教于唐代传入傣族地区而兴起的。其教育宗旨是为了宏扬佛教、传播教义,扩大佛教的社会影响。

在西双版纳、孟连及耿马、临沧等地,傣族男童7—8岁后都要到佛寺当一个时期和尚,在寺内学习傣文并修习佛教教义和戒律,少则数月、数年,多则十余年,极少数人则为终身僧侣。儿童入寺前有一段见习时期,初步了解教规和礼仪,这时称为科勇。数月后全村举行仪式,正式入寺为”(和尚),称帕囡”(小和尚)。此后长住寺中,早晚就跟佛爷或大和尚学习傣文,诵读初级经文。其方式多为佛爷领读,小和尚集体跟读,每次大约半个小时。这以后,有一段时间,可以自己学习拼读,或抄写经书,或朗读一些有趣的佛经故事。他们傣文水平的提高,基本上是靠阅读和抄写经书得到的。寺庙教育没有正规的教材,不讲教学方法,大多根据宗教活动的需要而临时决定读某本经书。他们主要靠死记硬背,多数经书为巴利语音译,小和尚不解其意,效果差,进度慢。年满20岁,凡对教义和戒律有一定的知识和修养,并经寺内住持认可,通过一定仪式,就可晋升为”(佛爷),过些年又可晋升为督弄”(大佛爷),这时已有较高的宗教地位,可在寺中担任住持,还俗后尊称康朗康朗弄,成为村子里受人敬重的知识分子。

1949年后,由于受极宗教政策的影响,寺庙教育曾受到限制甚至取消。1979年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傣族地区曾出现一些小学生去当和尚不来上学的情况。为改善民族教育与宗教的关系,当地主管部门努力探索学校与佛寺协调办学的方法。

(二)汉文教育

傣族地区的汉文教育,始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当时在普洱府、元江府、永昌府等地区建立了官学,这些官学所在地都有傣族分布。后来,在靠近内地的傣族地区,相继设立了一些汉文义学和私塾。傣族上层人士出于与汉族交往的需要,德宏地区各土司署也设有学校,专给土司子弟教授汉文,由此也培养了一些熟悉汉傣两种语文的知识分子。1908年,缅宁厅(今临沧双江一带)有俸氏土司开办俸氏族立初等小学,这是云南省各州县所办的新式学堂中办得比较成功的一所。1910年,南甸又办了初等小学。不久,南甸和陇川土司又集资相继办了几所初等小学。此外,耿马地区也办了三所学堂。但这些学校办学条件很差,学生人数不多,时间不长都先后停办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德宏地区曾设立劝学所,后又在各土司区设置土民学校,后又开办省立小学。仅西双版纳地区就开办过10多所小学,并在宣慰街办了十二版纳中学,在今勐海设立佛海简易师范学校。但这些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土司子弟和汉族儿童,傣族儿童一般仍都到寺庙学傣文。到民国后期,西双版纳全州范围内仅有6所小学,1949年底,在校生仅240人。德宏地区虽有小学34所,但傣族学生仅有280多人,傣族地区教育事业处于凋敝状态。

(三)1949年以后的学校教育

1950年以后,傣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获得了新生。当年,西双版纳就恢复和整顿原有的易武、倚邦、宣慰街等几所小学,又创办了嘎洒、佛海、南峤、勐仑4所省立小学。同时佛海简易师范学校也得到恢复和充实。德宏等地,政府接管了原来的全部公立和私立学校,并增设省立小学。到1955年,西双版纳全州已有小学52所,在校学生785名,1956年小学增至111所,在校学生1004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809%。佛海初级师范迁到州首府允景洪,扩建为自治州民族师范。1958年,景洪、勐海、勐腊三县都建了中学。

德宏全州到1956年已有小学258所,在校学生23800多人。1966年发展到1100所,在校学生6300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总数的一半。中学发展到5所,在校学生1900多人,少数民族学生占33%。全省傣族在校小学生从1953年的11561人到1957年发展到25558人,傣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出现了键康发展的大好形势。但1958年以后,出现盲目发展的倾向,致使教学质量下降,中小学生流失严重。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盲目发展的势头得到控制。到1965年,傣族地区学校布点已形成比较合理的格局,教学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德宏州和西双版纳州还在增加全日制小学的同时,发展各种形式的耕读小学,如半日制、早晚班巡回教学等,而且试验推广傣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1966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教育受到破坏,处于瘫痪状态。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过拨乱反正,傣族地区的学校教育走上了正常发展的道路。到1987年仅德宏州共有小学1446所,在校学生11935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58%;中学72所,学生31631人;职业中学12所,在校生1937人;州民族师范一所,在校生744人;另有农业技术、财贸、卫生、农业机械等四个中等专业学校和一所技工学校,在校学生近2000人。此外,还有党校、民族干部学校各一所,在校学员共195人;民族教育学院(内有电视大学班)一所,在校学生438人;另外,还有具体部门办的几所职工学校。在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约占其中的一半。在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德宏州为省内外各大专院校输送了合格新生1016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364%;为各种中等专业学校输送新生2748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274%。在这些少数民族学生中,傣族学生皆占较高比例。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靠近内地的傣族地区及德宏州已基本实现了普及教育,西双版纳州也在部分地区实现了普及教育。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还从四年分别提高到六年或九年。傣族地区的民族教育事业显现出好的形势。如今,傣族的两个自治州及一些边境县已初步形成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从儿童教育到成人教育,从正常教育到特殊教育的多形式、多层次,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