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简介
发布时间2015-01-07 13:46:25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拉祜族简介

 

 

拉祜族是我国云南省西南部的一个山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两地区,相邻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区也有分布。约80%的拉祜族聚居在澜沧江以西地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拉祜族人口数为485966

 

◆历史概况

拉祜族渊源于甘、青地区的古羌人,历史上,曾有古羌人的部分支系向南迁徙,进入今云南境内,分布在金沙江南岸地带,秦汉时期,活动于洱海地区的彝语支各族体被泛称为昆明夷,其中便含有拉祜族的先民。自唐代起,拉祜族先民自金沙江南岸地带分东西两路陆续南迁。其中西路一支,经今弥渡、巍山,渡澜沧江,到达临沧,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地区,是为拉祜纳。东路一支,顺今哀牢山西侧和无量山东侧南下,分布在澜沧江以东地区,是为拉祜西。与拉枯族在历史上有密切关系的彝族,称拉祜纳为大倮黑,拉祜西为小倮黑,称拉祜族寨子为倮黑加。元、明两代,拉祜族人民多处于傣族土司统治之下,清末在今澜沧县设镇边厅。

拉祜族自称拉祜,有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拉祜普(白拉祜)等支系。史称、他称有史宗野古宗苦聪倮黑磨察木察目舍等。19534月,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成立时,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统一定族名为拉祜族

◆文化艺术

拉祜族善于歌咏,娴于舞蹈,其音乐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拉祜族民歌有颂歌、叙事歌、儿歌、情歌、丧歌等五类,各具特色。歌曲、乐曲和舞曲形式多样,节奏多为复拍。乐器有芦笙、口弦、三弦、锣、箫、笛子等。芦笙舞是拉祜族的传统舞蹈,舞蹈动作多与生产紧密结合,有薅秧舞、割谷子舞、打谷舞、丰收舞、孔雀舞等。从傣族传人的摆手舞,已带上了一些本民族的特点,与傣族摆手舞略有差异。

拉祜族文学的主要形式是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多样,内容多与劳动、颂扬反抗压迫精神有关,形象生动具体。其中包括神话古歌、叙事长诗、传说、故事和歌谣等体裁的作品。长篇史诗《牡扒密扒》为研究古代的经济生活、原始采矿业、婚姻制度和民族迁徒史的重要作品。诗歌有一种称为陀普科的隐晦语,具有为群众喜见乐闻的隐晦规律。被称为拉祜族"创世纪"的是神话古歌《牡帕密帕》,记录了人类逐步学会采集、狩猎和农耕技能的过程,还描绘了拉祜族的祖先所经历的民族战争和迁徙生活,反映了早期拉祜族先民对世间万事万物的认知。

 

◆风俗习惯

拉祜族的服饰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男子裹黑色头巾,穿无领大襟衫和裤管宽大的长裤。拉祜纳支系妇女裹一丈多长的头巾,末端从背后垂及腰际。她们穿开岔很高的长袍,衣领周围和岔子两边都镶有彩色几何纹布块或条纹布条,沿衣领至开襟嵌有银泡。拉祜熙支系妇女则穿短衣褶裙或统裙。同汉族、傣族人民交往较多的地方,拉祜族男女也爱穿汉式和傣式服装。拉祜族主食大米,辅以玉米、薯类、豆类、养子等。蔬菜有萝卜、青菜、瓜类、豆类,喜吃辣椒。拉祜族男女都喜吸草烟,也吃煮茶,尤嗜饮酒。拉祜族十分热情好客,逢年过节,都要邀请周围傣、哈尼、布朗等族人民一起饮酒会餐。这时全寨大宰牲畜,各户都要分一节大肠和几勺鲜血,伴以盐巴、辣椒,剁细生吃。拉祜族认为,剁生肉是待客的最好菜肴。房屋建筑为竹木结构的木桩斜顶干栏建筑——楼房。适应小家庭组织的木桩建筑有方形和椭圆形两种,另一种是大型竹木建筑,一般由12根至21根木桩架起,内分若干住房。受汉族或彝族影响的村落,通常采用汉式土墙平房,房顶以茅草或木板覆盖。

拉祜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一般不与他族通婚。男女青年恋爱自由,父母虽可干预儿女婚姻,但很少包办,一般都尊重儿女的选择。拉祜西支系还较多地保留双系的俄折俄卡制度,男性祖先的男性后代属一俄折俄卡,女性祖先的女性后代一母系俄折俄卡。子女有平等的财产继承权。双系间多仅限于派出姨表婚。多由女方向男方表示爱意,婚礼在女家举行。男子常住女嫁。或南方入赘3年。拉钴纳支系已实行父系制度,排除姑表婚或禁止父系5代之内通婚。由男方表示爱意,婚礼在男家举行,入赘3年或在妻方居住3天。

拉祜族的丧葬实行传统的火葬,亦有采用土葬的。有集体墓地,垒石为坟。

 

◆宗教信仰

拉祜族的宗教信仰有原始宗教、大乘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其中,原始宗教在拉祜族的信仰体系中占主导地位。20世纪50年代前,拉祜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多神。拉祜族认为万物均有精灵依附,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现象均有精灵主宰,因而对这些自然现象和自然力表示崇拜。拉祜族崇拜多神,诸如天神、地神、雷神、司报神等,都是拉祜族崇拜的重要之神。拉祜族巫师称为魔巴。魔巴主持各种原始宗教仪式,为人驱鬼、治病、合婚、安灵。魔巴主要由男性担任,也有极少数女魔巴,可世袭,但大多数是跟着老魔巴慢慢学会的。魔巴不脱离生产,没有法衣法器,靠占卜、念咒语和杀牲来驱鬼祭神。其占卜种类有鸡骨卜、羊肝卜、草卜等,经占卜确认鬼的种类及杀牲的大小、数量和时间。魔巴除占卜、念经外,还兼行草医,并熟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在社会上有一定威望。清初,大乘佛教经大理僧侣杨德洲传入后,拉祜族民间也流行此教。佛教在拉祜族地区传播期间,汉族的天文历法、医药学、农业生产技术及父系意识等也相继传入拉祜族地区,对拉祜族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920年基督教传入拉祜族地区。首先传教士先入驻澜沧。到20世纪30年代,仅澜沧县教堂学校就有上百所,教徒达20000多人。继基督教之后,天主教也于20世纪20年代传入拉祜族地区,但其传播范围不及基督教,信者不多。

 

◆语言文字

拉祜族有自己的语言。拉祜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拉祜纳和拉祜西两大方言。拉祜语的特点是声韵母较少(只有20),没有复辅音和辅音韵尾,声调较丰富(7)。拉祜语里有关动物的词汇多也傈僳语、彝语相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拉祜、傈僳、彝等族人民在历史上的紧密关系。群众一般都懂汉语和傣语。
  拉祜族原无文字,靠刻木记事。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曾出于传教的需要创造过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拉祜文,但未能广泛传播,仅在部分地区及宗教上层中使用。1957年,在原有字母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确定以澜沧县糯福方言为基础方言,以东回族语音为标准语音,创制了新的拼音文字。新拉祜文共有26个字母,有29个声母,19个韵母和7个声调。现已用拉祜文出版了教科书及多种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