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简介
发布时间2015-01-07 13:44:04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壮族简介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族称来源于部份壮族的自称“布壮”。此外,还有自称布侬、布土、布样、布斑、布越、布那、侬安、布偏、土佬、高栏、布曼、布岱、布敏、布陇、布东等20多种。根据2010年第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人口数为16926381。

 

◆历史概况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壮族是由中国古代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它与周奉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鸟浒,宋以后的僮人、土人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当秦朝势力进入岭南以前,在祖国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主要居住着属于百越系统的西瓯和骆越两族群,这两个族群就是壮族的先民。

根据出土文物发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壮族先民已普遍使用铜器,这些金属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和发展,壮族社会无阶级的原始公社进入到奴隶社会。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尉屠睢率领50万大军,兵分5路,进军岭南。秦军战胜西瓯人,统一了岭南,设立了桂林、南海、象三郡,置于中央集权制的统治之下。又派监禄在广西修筑灵渠,把湘江与漓江连接起来,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接着,从中原迁来大批汉人与越杂处。这些汉人在与瓯、骆越的交往、通婚过程中,部分成为壮族,同时加速了越人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汉至唐初,在今壮族地区出现了一些雄于乡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吕氏,高凉、合浦的冼氏,钦州的宁氏等,称为百越大姓,各自雄居一方。唐代,曾把岭南道分置岭南东、西两道,设五府经略使于广州,下分五管。其中桂、邕、容三管都是壮族先民的聚居区。两宋、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建州县、派官史、征贡赋,中央王朝在壮族地区实行的羁縻州县制度,给壮族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壮族人民不堪奴役,多次反抗。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起事于岭南的壮族地区。但历次起义都遭到了反动统治者的血腥镇压而告失败。壮族人民在抗击法国殖民者入侵、辛亥革命斗争和抗日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壮族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文化艺术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左江一带称为,桂北一带称为,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

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为内容,以敲击声伴舞。宋代有扁担舞、采茶舞、捞虾舞、春牛舞等。大约在清代,壮族开始出现戏剧。一种是用壮语演唱的壮剧、师公戏、木偶戏;另一种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歌舞剧。壮剧又分为流行于田林、西林、百色一带的北路壮剧,是在滇戏的影响下,于民间说唱曲艺板凳戏的基础上形成,吸收了滇戏的唱腔,伴奏的乐器有壮族的马骨胡、葫芦胡、木叶和汉族的笛子、三弦、二胡。流行于青西、德保一代的南路壮剧,是在马隘土戏的基础上,受邑剧影响而形成演唱合一的戏曲形式,伴奏乐器除本民族的马骨胡]、葫芦胡外,还采用了邑剧的文锣、武锣、大钹、小钹、二胡、三弦、笛子、鼓、梆子。

古代壮族先民在今广西宁明、龙州、凭祥、崇左、扶绥五县市境内的断崖陡壁上,绘制了众多的崖壁画,仅在明江、左江沿岸连绵200多公里的地段上就有60多处。画面有人形、兽形和圆形图案等,人物画像最多。

壮族铸造和使用铜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铜鼓的类型很多,大小不一。壮锦是壮族人民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它用棉纱和五色丝绒织成,花纹图案别致,结实耐用。武术活动在壮乡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而且有独特的习俗。如明代桂西壮人,男孩长到十来岁,就要教他练武。当地土司提倡群众习武,群众也崇尚武术,每年冬闲时节,壮乡的各个村寨都延聘师傅传授武艺。这种习俗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后。而今壮乡的传统武术又逐步恢复发展起来。

 

◆风俗习惯

壮族的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但婚前恋爱是自由的。富有人家纳妾,劳苦人民是一夫一妻。盛行不落夫家坐家,现在有些地方还保持这种习俗。青年男女结婚后,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才到丈夫家短暂居住,直到怀孕之后才长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的时间为三、五年不等。在历史上,不落夫家期间有性自由,后来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遭到严禁,违者会被处死。现在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壮族住房多数与当地汉族相同。部分地区居民住干栏”(又称麻栏”),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和堆放杂物。近三、四十年来,这种建筑形式已有改变,实行人畜分居。

壮族服饰各地不一,广西西北部,老年壮族妇女多穿无领、左衽、绣花滚边的衣服和滚边、宽脚的裤子,腰间束绣花围腰,喜戴银首饰;广西西南部龙州、凭祥一带的妇女,着无领、左衽的黑色上衣,包方块形状的黑帕,穿黑色宽脚裤子。男子多穿唐装。衣料过去多是自织的土布,现多用机织布。过去有凿齿(即打掉一两颗牙,再装上金牙)、文身习俗,现已改变。

饮食方面,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主食是大米和玉米。年节时,用大米制成各种粉、糕。妇女有嚼槟榔(也称吃蒌)的习俗。结婚送聘礼时,榔槟是必需赠送的礼物。

 

◆宗教信仰

 

 

壮族除祭祀祖先外,还有自然崇拜如祭祀山神、水神、土地神、灶神、太阳神等。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近代以来,一批传教士到壮族城镇建立基督教、天主教教堂,发展教徒,但影响不大。

壮族祟奉多神,各支系的神名不一。一般祭献关公、孔子、岳飞、杨六郎、家神、财神和神农等。部分神只有偶像和牌位。如神农等牌位即设在"老人厅"内。同时保留着万物有灵崇拜,如祭献太阳、木桥、石头等。祖先崇拜在壮族的宗教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每家正屋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神位。"侬人"所供奉的家神有三兄弟,神位通常设于门角、梁上或后墙,并且供奉外祖父母。"土人""侬人"已出嫁女子每逢年节要在男家祭献自己已死去的父母。"沙人"在卧室内供有"花王圣母"。负责壮族社会宗教活动的头目有魔公和师娘。魔公都由男子担任,凡丧葬祭把等活动,便负责念经、作道场;有汉文经典,并师徒相传。师娘有男有女,专管"请鬼""送鬼",行巫术以"治病消灾";没有经书。

◆语言、文字

壮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全国壮语分为北部和南部两个方言。红河州的布依(侬人话)属南部方言,布雅依(沙人话)属北部方言,布傣(土老话)同南部方言比较接近。壮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根据史籍记载,壮族由于长期和汉族交往,很多人不但能习汉语,而且知读书知向学,能使用汉文。  

  11世纪时,曾有学过汉文的壮族根据汉字的形、音、义的规律,采用汉字和两个字相切的记音记义方法,创造过一种方块字——土俗字。但仅限于宗教经文、山歌和书信使用,没有广泛流传。1956年,国家为壮族人民创造了一种拼音文字的壮文,但红河州至今未推广使用,原因是大多数壮族都懂汉语文。

◆壮族的教育

壮族地区学校教育起步较晚,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广西才开设学校,兴办官学。唐代,封建王朝为了加强对壮族地区的统治,在一些州县建立行政机构的同时,兴办了一些学校。公元815年,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在柳州修复了文宣庙,兴学校,育人才,开拓广西文风。

宋代,重视兴学宣道,广建学宫。当时,壮族聚居的一些州县,如庆远、横州、融县、天河、象州等出现了州县学。广西书院已有11所。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增多。如宜州每年参加考试的竟达500—600人。文科中举的进士,宋代广西为279人,其中不少是壮族。明代,壮族地区相继设立了许多学校,府州县学开始制度化。一般府学设教授,州学设学正,县学设教谕,以主持学政。课读生徒。清代,在广西壮族最集中的西部地区,创办了15所学校。据统计,清王朝建立政权后,在广西50个府、州、县,先后创办了学校、书院80多处。学校教育的发展,使壮族出现了不少的优秀人才。1905年,清废科举,广西各类学堂发展起来,壮族聚居的龙州,除建小学堂外,还建广西边防将弁学堂、广西陆军测绘学堂、广西边防陆军步兵教导团、广西陆军讲武学堂、龙州师范讲习所、广西官立中等农业学堂。其他小学堂、中学堂、实业学堂、师范学堂在壮族聚居的府州县也相继建立。随着新学的兴起,出洋留学之风遂开,壮族先后有38人到日本留学。民国时期,壮族地区的中小学教育也有所发展。纵观历史,壮族地区学校教育文化发展是缓慢的。

1949年以后,壮族地区学校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据统计,1956年小学在校壮族学生数达90.83万人;1979年为174.26万人。1956年以后,普通中学在校的壮族学生增加较快,一些地区在重点高中设有民族高中班,还建立了各类民族学校,培养了大批的壮族人才。198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少数民族学生达276.5万人,比1950年增长22.2倍。其中壮族学生占多数。进入90年代壮族地区在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大力发展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使壮族地区的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据1996年统计,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招生研究生501人,比1995年增长57.6%,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21305人,比1995年增长4.4%,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33.39万人,(含技工学校学生),比上年增加3.98万人,年末初中在校生194.37万人,小学在校生638.3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2.3%和减少0.2%。大部分地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达标,7—11周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4%。小学生入学率达97.6%(《广西壮族自治区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摘自中国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