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人才培养 > 培养模式
“江村模式”简介
发布时间2014-12-24 10:55:07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研究中心建立研究生教育的“江村模式”,积极实践“教育理论训练与人类学考察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

研究生培养结合中心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民族特色教育学科建设”所采取的新举措,主要是以基地所承担的重大课题为支撑,从西南独特的自然人文条件出发,依据典型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从西南民族不同的社会发展状况及教育发展类型中选出一批田野考察点,建立集田野考察、资料收集、学术研究、信息交流、跟踪监测、网络建设、教学及实验等为一体的田野工作站点网络,建立稳定的组织机构和固定的研究考察及教学场所,配备研究、教学、实验、调查的必要设备,在此基础上,由基地的研究人员博士生导师带研究生深入民族生活的实际,从长期的民族教育实践中生发课题,并将研究的成果及时提供给各级政府,供决策咨询或转化为课程资源,以此实现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并促进民族特色教育学科建设。

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它无处不在。这种活的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应当在一定理论、规范指导下,深入活的教育之中进行田野考察,获得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的资源。网络状的田野研究基地的建立,是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将促进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术研究共同体的形成,建构契合西南民族自然人文生态的教育基本理论体系,与其他地区各具特色的教育学科一起,共同构筑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

此举打破了以往研究生教育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模式,把课堂设在民族生活的第一线,使研究具有了可靠的现实基础;亦超越以往以单一学科视野对民族地区进行研究的片面性,以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整合性研究为基础形成跨学科学术研究共同体。研究生在实际生活中生发的课题,具有整合性和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在民族生活的现场经考察、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起来的一手资料,通过不同学科视野之间的探讨和交流,可以自发形成共同的研究领域,并促成研究方法的创新。这种建立在自组织原理基础上的研究模式,将为研究生的学术生命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在基地专兼职研究人员的带领下,由多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所组成的研究队伍已经分赴研究现场,将在这些民族地区进行为期两个月以上的驻站研究。目前来自田野工作站点的情况汇报,表明了研究和教学工作正在顺利进行,各个田野工作站点正在发挥着预期的功能。

前期田野工作站的运行所提供的经验,将为进一步的探索奠定基础。下一步的建设,将认真总结经验,加快其他田野工作站点的建设,以重大课题的研究为平台,吸引更多的研究生,积极地、自觉地投身于这项旨在开创研究生教育新途径的探索,在23年内完善研究生教育的“江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