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中心举办2012年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答辩报告会
发布时间2012-06-02 18:12:17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中心举办2012年硕士、博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开题、答辩报告会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于2012526--29日在説乎斋及荟文楼分别举行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硕士学位论文报告会。来自四川大学的何景熙教授、西北大学的王鉴教授、云南师范大学的王凌教授、北京工业大学杨昌勇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孙杰远教授、西藏民族学院李波教授、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处(秘书处)处长孟小军副教授以及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全体专职、兼职人员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参加了会议。

在学位论文答辩会上,每一位参加答辩的同学对其论文做出了10分钟左右的简要陈述,中心共有8位博士(周永平: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转型研究,张宏:散居回族学校教育的隐形力研究,谭莉:白裤瑶蚕丝文化的教育价值研究,袁春艳: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以莽人为例,史利平:安顺屯堡社会组织的教育价值研究,梅英:传播学视域下佤族木鼓文化源承模式研究,Umar:北尼日利亚政府技术学校校长的管理实践的评价,王冬敏:西双版纳傣族制陶技术传承模式及变迁研究)和32位硕士进行了相关陈述,答辩委员会的专家在其论文陈述的基础上提出相关问题及改进建议,答辩的同学对专家们的问题一一作答。后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最后8位博士研究生和32位硕士研究生均顺利通过答辩,分别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在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研究中心的8位博士研究生和20位硕士研究生依次向出席本次开题会的专家及中心全体同学进行了15分钟的论文陈述。在听取他们的报告后,每位专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涵盖了论文选题、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学术规范等多方面。开题同学们均对各位专家的提出的批评建议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表示将在会后做出相应的修改。最后,经投票表决,建议对部分开题报告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61日,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诗亚教授于悦乎斋报告厅举行了答辩开题总结会。

在会上,张诗亚老师指出当代教育存在着“抢种、抢收”的现象,这是不可取的。要做出真才实学的研究,第一步便需打牢基础。

想要打牢基础,就要静心读书,读书是一件生长心智、陶冶情操、训练思维的事情,因此切记功利心,与其急功近利,不如信马由缰。读书,不仅是对知识的扩展,更是对相关学科的梳理和把握,因此一份详实的读书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读书计划,就要求我们浏览大量的书籍,并且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要发展的方向及具体的内容。

其次,做研究一定要以其外观其内,这就好比中医在看病时,通过对病人“形象、行止”的诊断来判断病情。我们在“问诊”时,应通过呈现的现实问题判断其内隐的深层的“症结”,张老师用了“黑箱法”生动形象地讲解了这一过程。

在找到问题所在之后,再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测量。这便是中医所讲的望、闻、问、切,而具体到研究里便是研究的方法。研究方法对我们尤为重要,它不仅决定能否有效准确地发现问题,更决定了能否在发现问题后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对研究方法的选择是需要建立在对其准确的把握之上,但在这方面的基本功显然是不够的。如文献法,人人用之,却少有人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它不仅是对参考资料的查阅,更是对相关学科的梳理及对关键概念的追本溯源。只有弄清了其源流,理清了其脉络,我们才能形成自己的思路,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解决问题,形成相关研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