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瑶山乡白裤瑶学校教育考察报告
发布时间2016-04-08 12:40:31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一、瑶山地区民族教育现状

笔者以瑶山乡为调查点进行了实地考察。本部分主要对瑶山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家庭与社区教育状况以及学校教育发展进行描述,这也是本研究以瑶山乡为个案的依据。

(一)瑶山地区民族教育的自然人文环境

作为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从来都不是一种抽象的活动,其对象、内容、目的、方法等,甚至整个体系都不能脱离具体的时空、环境。正如Bruner所言,教育不是一个孤岛,而是文化的一部分;学校也不是一个孤立机构,而是专门向年轻一代传授文化的特殊社会机构。因此,人类的教育活动应放置于文化情境之中,充分考虑其文化背景及其渊源。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由于其特殊性,更是与其所处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对学校中教师的分析,也必须放置在学校的整体环境中进行。

1.瑶山地区自然概况

瑶山瑶族乡位于贵州省荔波县西南边陲,距县城32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5°11′至25°20′,东经107°42′至107°52′,东与翁昂乡毗邻,西北和驾欧乡共界,东北与朝阳镇接通,南与捞村乡接壤,西南与广西南丹里湖瑶族乡地界犬牙交错,是荔波南下广西的窗口。全乡总面积1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00亩(其中田2400亩,土1500亩),境内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海拔800-1100米,西部海拔500-800米,乡政府所在地拉片一带海拔485米,樟江河谷低地海拔400米。地面起伏不平,尽皆崇山峻岭,著称的有八大山峰,其中以大沙岭为最高,海拔1122米。地质构造形态以褶皱为主,地貌类型多样,以岩溶地貌为主,有山地、丘陵、岩山、谷地交迭起伏,属典型的深山区、石山区,土质贫瘠,有机层较浅。耕地零星分散,不易保水,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是贵州省极贫困的“两山”(瑶山、麻山)地区之一。

瑶山乡气候条件良好,年平均气温17-18℃,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272小时,占可照时数约29%,年降雨量1200毫米,雨量稍高的东部地区可达1300毫米,无霜期313天。该地区除新并入的樟江河谷地带土壤肥沃,水源比较充分外,其他地区山多耕地少、地貌复杂,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土地贫瘠不易保水,地面又多断裂,漏水现象严重,水资源比较缺乏,干旱时常发生。 “五日无雨成小旱,十日无雨成大旱”是对瑶山的真实写照。笔者考察期间正值整个西南地区旱情严重,瑶山也是久旱无雨,大多村寨人畜饮水极其困难。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瑶山宜于种植玉米、水稻、油菜、甘蔗、棉花等多种作物,但水源的不足,以及地形地貌的影响还是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此相反,瑶山荒山面积大,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且大都是宜林地,森林资源丰富,林地占总区域面积的12%,林木种类繁多,主要有松木、杉木、薪炭杂木等,林产品有油桐籽、五倍籽、香菇、木耳、笋子、板栗等。近些年来,两个林场给瑶山带来了很大的收益。撤并建后,依托境内的国家级旅游景点大、小七孔,瑶山初步建起了瑶族旅游村寨,并发展农家食宿接待,旅游经济初见端倪,旅游创收成为经济增收的新亮点。

2.瑶山地区社会文化概况

瑶山瑶族乡隶属贵州省荔波县,始建乡于1953318日,时为“姑类瑶族自治区”,同年5月改称“姑类民族乡”,政府所在地设在姑类村,辖有姑类、江奔、董蒙、板告、塘光等23个寨,159户,864人。当时拉片、拉槽等地尚属王蒙乡。1956年,贵州省人民委员会文件批复“同意建立瑶麓瑶族乡和瑶山瑶族乡”,乡政府迁至拉片。1958年,荔波并入独山县,瑶山并入朝阳公社红光管理区后,瑶山瑶族乡无形中被撤销。1961年,荔波建制得以恢复,瑶山改为王蒙公社姑类大队,分辖拉片、英盘、董蒙、董别、板告、姑类、朝沙、董瓜8个生产队。19633月,根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并考虑到瑶族人民的意愿,成立瑶山人民公社,以当地瑶族聚居而得名。当时下辖拉片、姑类、董蒙等11个生产队。19845月,全县社改乡,重建瑶山瑶族乡,瑶族人口占到95%左右,另有少量的布依族、苗族、水族散居在此,面积70平方公里。19918月,全县撤区并乡,将原来隶属于王蒙乡的高桥、红光2个布依族村共22个村民小组并入瑶山瑶族乡。全乡现辖拉片、董蒙、高桥、红光4个行政村,46个村民小组(含两个林场)。

瑶山以境内多为瑶族(主要是白裤瑶)居住而成名,1991年之前,白裤瑶人口占到95%左右,另有少量的布依族、苗族、水族散居在此,面积70公里。1991年荔波县撤区并乡,将原王蒙乡的高桥、红光2个布依族村并入瑶山瑶族乡后,区域面积有所扩大,人口有所增加,各民族人口的比例也有很大的变化。2010年第十次全国人口普查,全乡1502户,总人口为5993人,少数民族人口5834人,占总人口的97.35%。总人口中,男性2992人,女性3001人。瑶族村两个,22个村民小组,瑶族人口2666人,占总人口的44.5%;布依族2531人,占42%;苗族480人,占8%;水族135人,占2%;汉族159人,约占3%;另外还有少量的壮族等。

经济类型上,瑶山地区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对该地区的经济类型有很大的影响。以瑶族为例,解放前,瑶族一直避居于深山、石山区,居无定所,过着游耕狩猎的原始生活。境内岩石嶙峋,土地贫瘠,水源缺乏,耕作方法原始粗放,全靠刀耕火种,“食尽一山便移一山”,生活异常艰辛,狩猎和采集的生产方式保存比较完整,有人类的“活化石”之称。解放后,分得周边布依族、苗族地主的土地、耕牛、农具等,逐渐开始定居,并学习农耕技能,瑶山人民开始由游耕狩猎转向定居农耕。不过,瑶山瑶族男性至今仍保留着猎鸟的爱好。现在,瑶山地区普遍种植玉米、水稻、甘蔗、油菜等多种作物,规模养殖瑶山鸡等,并依托当地的山地发展林业生产,依托境内的旅游景点发展旅游经济,并已见成效。

另外,瑶山地区各族人民在与严酷的自然环境进行长期斗争的过程中,在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下,也形成了各自特有的文化体系。境内瑶族、布依族、苗族等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方面各有特色,丰富多彩。

总体来说,瑶山乡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林业为辅,旅游业逐渐兴起,传统的狩猎采集经济残存,以白裤瑶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的多元文化社区。

(二)瑶山地区的家庭与社区教育

家庭和社区教育对人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受自然、历史条件影响,解放前的瑶山无人识字,教育只体现在家庭教育和族群教育方面,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客观上来说带有某种强制性,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经历的变化不大,因此根深蒂固,深入人心,一时难以改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单位,社区也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可以说,儿童一出生便置身于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之中,接受着父母长辈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耳提面命的教育,内容、形式多样,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中,瑶山地区的孩子们不断地对生产生活经验加以掌握。在生产生活劳动中,家庭成员按照性别自然分工,男孩在父兄指导下学习捕猎、耕种等技术,女孩则在母亲的影响下学习采集、刺绣、纺织、做饭、料理家务等本领。另外,通过民间故事、神话传说,集体的社区活动,如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儿童也能了解到本民族的民族历史、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礼仪规范、信仰禁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这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方式,儿童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融入当地社会,完成社会化,真正长大成人。当地人民也在不断的交往中达成族群共识,增强民族认同。即使当前有学校教育的存在,瑶山地区的家庭和社区教育仍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 瑶山地区的学校教育

随着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推进,各民族交流日以增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成为国家和当地民族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学校教育必然要引起民族地区的重视。

1.变迁中的瑶山民族学校

由于自然环境、历史等方面的原因,瑶山地区的学校教育起步较晚,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

解放之前,由于受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又地处偏僻深山,长期刀耕火种,过着游耕生活,居无定所,瑶山瑶族人民的生活极为贫困,受教育的意识不强,受教育的权利也被剥夺,致使瑶山祖祖辈辈无人识字,也没有学校教育,成为一个“文盲之乡”,他们世世代代以刻木来记事,以数包谷粒、发竹签来记数。                                                                                                      

解放后,瑶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开始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1951年,瑶山开始有个别瑶族家庭送子女到附近的布依族村寨读私塾。19539月,县人民政府在当时乡政府(姑类乡——瑶山瑶族乡前称)所在地姑类村建立起瑶山第一所小学——姑类小学,从此结束了瑶山地区没有小学的历史。学校创办之始,校舍仅为一幢48平方米的3间茅草房,仅有1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布依族中年教师覃庆连,始办一年级一个教学班30名瑶族学生。瑶族学生入学率仅占学龄儿童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后增设二年级,两个教学班,学生增至40多人。

19569月,乡政府从姑类村迁至拉片村,学校也随之迁往拉片,改为瑶山民族小学,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增设三、四年级,教师增至3人,学生增至100多人,其中瑶族学生50多人。

1962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学校由原来的三件茅草房改成两幢砖木结构瓦房,共六间教室,增设五、六年级,教师增至5人,学生维持在100人左右,瑶族学生增加到80多名,初具完小规模。由于当时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紧缺,当地便陆续从在校生中抽调高年级瑶族学生进入高校接受短期培训,随后回乡任职,所以学校直到1965年才有第一批瑶族毕业生。

“文革”的十年浩劫,使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深受影响,教学秩序混乱,教师无法教学,学生无心学习,教学质量直线下滑,学校处于瘫痪状态,被迫停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瑶山的学校教育得到了恢复,教育教学逐步步入正轨。特别是胡耀邦同志在新华社记者杨锡铃的《贵州瑶山见闻》上作了批示以后,瑶山便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并于1980年恢复了瑶山民族小学的名称。次年,将其服务范围内的6所民办小学改为公办,作为瑶山民族小学的基层教学点。每个教学点只办一、二年级,配备一名教师,实行双语和复式教学。

19829月始,经上级领导批准,瑶山民族小学办成了全州第一所寄宿制学校,国家对学校的瑶族学生实行“三包”,即包吃、包住、包穿。1994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到瑶山考察时,对瑶族学生无钱交书本费、学杂费问题作出批示:从1994年起,,每年从省委办公厅中拨15万元作为瑶山小学瑶族学生的“三包”(包学杂费、包书本费、包食宿费)经费。由此瑶山瑶族寄宿制经费有了保障。

1985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对瑶族的教育也寄予殷切的期望。他在视察荔波说到:“如果瑶族同胞再有20个初中生,将会发生大变样。”

199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引荐下,香港志成集团魏凤英女士捐资300万元,帮助修建志成希望小学,使瑶山小学的教学条件有了保障,并得到很大改善。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大大提高。

为了加快当地民族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了满足当地群众的需要,1997年,县委、县政府和教育局决定在瑶山瑶族乡王蒙处开办初级中学,为瑶族就读入学创造良好环境。香港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捐资修建瑶山逸夫中学,形成了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体系,结束了瑶山没有中学的历史,对当地学生就地入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之后,政府又陆续投资用于中小学建筑、设施的建设,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2008年元月,瑶山小学教学楼因发生严重地裂灾害成为危房,被迫拆除,造成学生无处上课。经学校领导反映,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引荐,200811月,省委、省政府批示划拨瑶山民族小学建设专项资金490万元,贵州人保财险公司职工捐资30万元,共计520万元,用于建设瑶山民族小学新校园。

2.瑶山民族学校现状 

1)瑶山民族小学

如今的瑶山民族小学,位于乡政府所在地拉片村,与乡政府仅百步之隔,为瑶山乡中心完小,也是瑶山乡仅有的两所小学中的一所。新校址自20099月投入使用,占地1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853平方米,校内教学、办公、学生宿舍、餐厅等各种建筑齐全,操场、图书室、电教室、美术室等硬件设施也比较完善,图书室藏有各种图书5000余册,每间教室也配有书柜,课外读物涉及多方面,为学校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学校教学服务半径向内覆盖瑶山乡的四个村(即拉片村、姑类村、高桥村和红光村),以及捞村乡的一些村寨;向外及广西的桥头等地。最远的距学校三、四十里,加上交通不便,学生上学需走四、五个小时的路。这给学生上学造成一些影响。学校设有学前班至六年级710个教学班,近400名学生,其中瑶族学生246人,占到总人数的65%;苗族63人;布依族60人;水族8人。瑶山小学为寄宿制小学,住校生近300人,达80%以上。

学校教师19人,其中男14人,女5人,均为少数民族,是一个以布依族教师为主体的教师群体,教师最终学历基本都达到了大专水平。另外,瑶山小学的教师是一个以年轻教师为主体的队伍,平均年龄在33岁左右。

学校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生活、音体美、综合实践等课程,教材一直使用西师版的,六年级还在用这一版本,一至四年级已改为人教版课本。因未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没有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20144月对瑶山小学的调查中发现,紧挨着瑶山小学一所瑶山幼儿园已经建成,等9月份招到教师之后就可以招生了。但是,据乡政府的徐书记介绍,由于瑶山地理位置偏僻,生活条件艰苦,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意来这里任教,再加上幼师的工资水平也不高,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大。

 

 

 

 

 

 

 

   

图一:瑶山幼儿园                  图二:瑶山小学

2)瑶山民族中学

瑶山民族中学位于瑶山乡高桥村王蒙集市附近19973月正式投入使用。是瑶山乡唯一的一所中学。学校是一所农村独立民族中学占地面积16931平方米,教学服务半径辐射瑶山瑶族乡、驾欧乡、捞村乡三个边远贫困乡镇。有14个教学班,在校生678,其中男生328人,女生350人,少数民族学生663人,97.7%以上多为布依族。由于山高路远,居住分散,学校住校生达93.2%另外,受打工潮的影响,一些学生父母双方都在外面打工,造成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存在。学校教职工46人,其中男36人,女10人,学历均达到了大专或本科水平。

 为确保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瑶山民族中学利用课间、活动课等多种形式开展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建立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修建陀螺训练场,开发瑶族舞蹈、刺绣等传统文化,并取得了很大收获。

 

 

 

 

 

     

图三:瑶山中学文化展示厅             图四:瑶山中学七年级课程表

 

 

 

 

 

 

      

     图五:中学学生在洗漱                    图六:瑶山中学住宿条件

在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低水平和不均衡发展依然存在,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现象之严重已引起人们对少数民族地区辍学问题的高度关注。辍学对国家来说造成教育资源巨大浪费,对民族地区而言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也限制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使其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学生辍学是制约“普九”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教育公平首先要人人有上学机会,依法确保每一适龄儿童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防止辍学问题发生。教育不公是社会最大不公,只有实现教育公平,才能保障社会公平,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周洪宇先生认为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上的关系有: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其实现途径和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是国家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否,不仅决定一个民族兴衰,而且影响中华民族是否繁荣。瑶族人口多,分布广,地处边疆跨境而居,其教育发展在整个国家教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瑶族教育的发展是整个教育公平体系中重要而又独特的组成部分。只有瑶族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和瑶族同胞科学文化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与团结。民族地区教育实行优先发展战略确保把党和国家发展贫困地区教育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二、瑶山辍学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育投入逐步增加,辍学现象依然存在

1.瑶山教育投入情况

1982年,经过上级领导批准,将民族小学办成寄宿制学校,瑶族学生由国家实行“三包”就读,即包吃、包住、包穿。在中心校下面还增设了拉朝、尧沙、董保、董瓜、懂蒙和英盘六个教学点。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每年从省财政厅划拨15万元供瑶山瑶族小学作为“三包”经费,从此民族寄宿制经费有了保障。1996年,香港爱国人士魏凤英女士捐款30万元,兴建一栋三层的教学楼,1997年秋季完工,学生终于坐在宽阔明亮的教学楼上课。2006年冬天,瑶山民族小学因发生严重的地裂灾害而成为危房,教学楼严重倾斜,2007年9月份开学后,学生被迫在拉片村村委、乡政府三楼和瑶山游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2008年元月,瑶山民族小学被迫拆除,人保财险贵州分公司2000余名员工踊跃捐款相助,共筹捐资35万元,国家投入资金126.8万元,共投入资金161.8万元,迁建瑶山民族小学教学楼2450平方米。

而瑶山民族中学的硬件设施也比较完备,学校各种硬件设施齐全,学校教学、办公、宿舍、食堂等各种房舍俱全,校内安装了自来水,修有水泥球场和花园,配备有电视机、录音机、电唱机、幻灯机、投影仪、脚踏风琴及各种教具、玩具。每间教室配有书柜,课外读物涉及多方面,学校图书室藏有各种图书5000余册,为学校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2.辍学情况

小学入学率高一些,辍学率相对较低。而中学入学率不到80%。,辍学率却高达50%。学生中途辍学的多,学生越读越少,低年级学生多,高年级人少。如2009年小六毕业生中有18个瑶族学生,升入初一的有11个,在初一第一个学期结束时就4个学生辍学了;2008年小六毕业生中有22个瑶族学生,升入初一的有21个,初一辍学的瑶族学生有10个,初二辍学的又有2个。愿意升入初中读书的的人很少,初中升入高中的人更少,荔波民族中学高一和高二共仅有5个瑶族学生。2009年小学六年级毕业生中有18个瑶族学生,升入初一的仅有11个;2007年小六毕业生中有 22个瑶族学生,升入初一的只有12个。2014年4月份,在对瑶山中学老师的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辍学问题依旧存在,班主任除了日常管理工作外,要经常走访学生家里,劝回辍学的学生。

(二)辍学原因分析

在基础教育投资加大的背景下,学生依旧选择辍学的深层原因是“读书无用”的思想观点。“读书无用”的兴起反映了学生对学校教育的价值定位和学校的对自身的价值定位出现了矛盾,进而,笔者思考的问题是:什么知识是有价值的?什么知识应该在民族地区的学校中被教给学生?

1.浅层原因:读书无用论的兴起

在对瑶族学生辍学,尤其是初中阶段辍学原因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村干部和学校老师都一致认为是父母对教育不重视,对学生的学习不管不问造成的。在对学生家长采访时我们也发现他们对学生求学的态度不像汉族和布依族家长那样对大力支持,而是持“随孩子意”的态度。为什么瑶山学生家长对对孩子读书持这种“读书无用”的态度呢?

以它者的眼光来审视白裤瑶家长对学生学习不管不问,似乎是由于其总体文化水平低下所作出的愚昧短浅的选择。但从白裤瑶自身出发,可以探究他们对学校教育不像一般汉族和其他汉化程度较高民族那样有强烈渴望也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基础上作出的选择。而家长作出这样的选择也是经过对自身生存、就业等因素考虑之后,代表了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需求状况。

瑶族学生能够考上大学的比例很低,大多数家长对通过供孩子读书考大学解决将来就业问题不抱希望。在小学阶段,由于孩子年龄尚小,不能帮家里做太多农活,加上国家对瑶族学生“三包”政策,所以辍学率相对较低。在初中阶段,一方面孩子可以帮家里务农,父母也认为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对解决孩子就业问题不能起到很大作用,因此当学生因为厌学而辍学时,家长并不会强制他们返回学校学习。

瑶族学生能上大学的人很少,教育投入的风险较大。即使考上了大学,其毕业生在就业上也面临困难。对于老百姓来说,子女的教育是一项昂贵的持续的高风险投资,回报的标准是看子女是否被城市所接纳,成为“公家人”与“国家人”,但城市的门槛越来越高了,大学毕业还不包分配。在外导向的农村教育制度下,学生一旦读不出去,就会陷入“进退两难”之境地。想进入城市生活,脱离农业劳动,摆脱农民身份,却因缺乏高学历文凭而被拒之于门外;想退回农村,男孩子因为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女孩子因为不会绣花、做衣服,再加上思想的不适应而难以下决心,同时担心回到农村在生产和生活上比不上那些为未入校门或辍学在家的同龄人。因此,在学生家长看来,在校学习,尤其是初中高年级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无用”的。

山乡政府为了同时为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更好地激励广大瑶山学子走出瑶山,学业有成,更好地为瑶山服务,在2012年、2013年分别下发政府文件表彰了先进教育工作者和考取大学的瑶山籍学生。2012年,瑶山学生有4人考上一本学校;四人考上二本学校;1人考上三本学校。2013年,瑶山学生有2人考上一本学校;5人考上二本学校;2人考上三本学校。瑶山初中学生能考上高中的就寥寥无几,上完高中之后能考上大学的更是凤毛麟角。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只有当成就目标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才最强烈。考上大学对大多数瑶山学生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因此也难以激发起大多数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除此之外,即使考上了大学,瑶山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的困难也加剧了他们“读书无用”的念头。2007年,拉片村的谢高丽的高考分数超出一本录取分数线,被贵州大学录取,成为这个教育贫瘠的山村中第一个考上一本线被“211”大学录取的瑶山白裤瑶学生。在瑶山村民眼中,“山沟沟里面飞出金凤凰”证明了瑶族学生也能考出好成绩,不比别的民族学生差。然而,现在的大学教育早就不再“包分配”,大学毕业之后需要自己在就业市场上找工作。2011年,谢高丽从贵州大学毕业,就职于江苏的一家小公司。2014年二月份,谢高丽通过瑶山乡政府吸纳瑶族优秀人才建设家乡的特殊照顾政策得以在瑶山乡政府任办公室文秘一职。她的就业经历虽然坎坷,但已经是我们调查中得知的就业比较好的了。在对谢家成老师的采访中我们得知,瑶山的三四个大专毕业学生都在瑶山表演队工作。瑶山表演队是瑶山为了搞旅游业而成立的,该工作属于合同制,属临时工性质。还有许多其他小学或初中毕业就进入瑶山表演队的年轻男孩女孩。

针对瑶山大学生就业难题,瑶山乡政府也做了积极的努力,20133月瑶山乡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请求解决瑶族女大学生陆金梅就业的报告》,目的在于解决瑶族大学生的就业难题,缓解瑶山地区“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局面。全文如下: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我瑶山瑶族乡拉片村尧沙组陆金梅,女,现年25岁,于2008年考取贵州师范学院(专科),通过助学贷款和兼职完成了学业,2011年参加自学本科考试,并于2012年6月份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后,曾申请到乡政府见习,见习期间担任拉片村民族文化展示厅讲解员、拉片村表演队主持人以及党政办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勤奋好学,任劳任怨,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致力于瑶族文化的挖掘、推广和传承,得到了乡党委、政府领导及外来游客的赞赏。虽然该同志教育经历为自考本科,不符合十届县委第95次常会议精神,但鉴于其工作突出,实为瑶山地区难得的优秀人才,特别是瑶族文化传承方面的特殊人才化传承方面的特殊人才。因此,特申请以紧缺人才方式将该同志录用到我乡文化站工作,以解决该生就业问题,加快瑶族文化的挖掘和推广,同时消除瑶族群众“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激发和引导更多瑶族学生到高校深造,为瑶山发展培养更多人才。望贵局予以考虑解决为盼。

除了就业问题以外学校教育中和汉族地区同质化的内容和瑶山的生活方式脱轨,也是大多数瑶山人认为“读书无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014年4月5日,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瑶山考察团在菇类村村主任谢某(女)的访谈中得知,蜡染、刺绣是瑶族姑娘嫁人的必备技能,她本人由于长期上学在这方面做得不太好,现在正在向其他人学习。虽然她是大专毕业后在村主任选举中被村民们选举为村主任,其他村民对她的领导才能、能言善辩的口才、为村民解忧解难的热忱非常感激,但是也些许有些嫌弃她在蜡染、刺绣等日常生活技能方面的缺乏。

此外,打工潮的兴起对身处学校的学生,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随着瑶山社会经济的转型,文化的变迁,瑶族的生计类型已从山地游耕逐渐过渡为定居农耕。然而地处深山石林,土地贫瘠,又干旱无水,单靠农业生产无法维持生活。现在越来越多的瑶山人愿意走出去,到外面的世界打工糊口。父辈及同辈人口的流动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很大的。

2.深层原因:白裤瑶学校教育同质化

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辍学的表面原因是“读书无用论”的兴起。对白裤瑶学生和家长来说,学校提供的教育对他们来说是“无用”的,这种观点是否仅仅反映了白裤瑶整体文化水平低下,愚昧无知不重视教育?学校教育为什么对他们没有吸引力?基于对白裤瑶学校生活的实地考察,可以看出民族地区学校和非民族地区的学校同质性较强,未考虑民族地区自身的特殊性。我国自民国初年借鉴欧美与日本而生的成熟学制,其基本架构至今仍在沿袭。而这套学制中并没有考虑城乡分别的现实,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是一体化、同质化的。这种沿袭至今的教育设计架构暗含着一种意义,那就是乡村的城市化与现代化将通过对已有的城市与工业的移植和摹写而实现。乡村学校教育设置的内含思路也是对城市学校模式的移植和摹写。除此之外,学校教育作为现代化的重要阵地,在经济迅速发展、文化快速交流融合的今天对现代化起着加速器的作用,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也不例外。在民族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同时,如何处理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之中是应当回答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又被赋予“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而在目前招生考试“唯分数”论的前提下,轰轰烈烈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往往沦为形式。学校教育应否肩负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以什么样的形式传承民族文化?

    1)以汉语为主的教学语言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

在语言方面,白裤瑶是一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未入学的儿童在家庭中和父母交流时基本都使用瑶语。在我们的田野考察中也发现,即使在课堂上,学生除了回答老师提问、诵读课文等也往往使用民族语言相互交流;课外活动时间学生群体在本民族交往中也基本使用瑶语,在和其他民族学生时才使用普通话。

在瑶山小学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该小学的学前班名称为“瑶汉双语教学班”,旨在通过学前班的语言熏陶,为瑶族学生进入初中一年级时听懂老师讲课打基础。除此之外,由于瑶族历史上教育落后的状况,能承担起在瑶山学校里教书育人的瑶族本民族“文化人”数量较少。在瑶山小学,瑶族本民族的教师只有三人,瑶山小学的校长是汉族人,更为有趣的现象是在瑶山小学担任“民族文化进校园”陀螺课程的老师是布依族,他们都听不懂瑶语。

除了要学习汉语外,他们从小学三年级就要开始学英语。在对汉语掌握还不熟练的情况下又要学习其他远离自己生活实际的知识,导致学业负担过重,没有这么多精力学习这门课程,再加上乡村英语教育资源的匮乏,进而导致学生厌学,因此学习成绩差,两者之间出现了恶性循环。在访谈中有很多学生就说英语难学,尤其是男生不具备学习语言的天赋,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学习成绩差而不好意思上学,宁愿在家做家务活,也不愿意读上学书。

(2)学校未能很好地融合白裤瑶文化

除了语言之外,白裤瑶传统文化符号和信仰体系等民族传统要素在村寨社区和家庭内部保存的较为完整。白裤瑶的文化符号主要分为精神文化符号和物质文化符号。精神文化符号主要表现在瑶族语言、古歌的传唱等;物质文化符号主要有瑶族服饰、枫树、冠寿衣、禾仓、铜鼓、陀螺、猎枪、鸟笼等。这些文化符号在其村寨里都保存的较为完整。

白裤瑶的信仰体系主要分为“鬼”和“神”,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是鬼在作祟,要通过“做鬼”来驱邪。守护神主要有寨神、家神、山神、风神等,对生活和生产中的活动也要占卜吉日、祭祀神灵。瑶人的宗教活动涉及生育小孩、生病起鬼、建造房屋、选择吉日、驱除虫害、求雨、祈福、丧葬、嫁娶、灭火、避风,如此等等。可谓事无大小,均需要宗教的形式来进行。各种民间宗教信仰仪式是村民惯常、应有的活动的一部分,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把神圣与世俗结合在一起。世代相传的地方传统支持着这些责任和活动,而这些传统是遵循着明确的规则的。所以,祖先和神明崇拜、以及风水习惯,维持着乡村社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完整性,予人与神圣力量一个紧密联系的感觉。

随着国家“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原来离家近的村小废弃不再投入使用,很多学生不得不在学前班阶段就住校。学生从家庭、社区的文化环境中转入学校的文化环境中需要解决文化适应的问题。按照进化论的观点,白裤瑶的社会发展程度较低,从游猎到游耕再过渡到定居农耕。而学校教育所传递的更多是汉族文化、城市文化,与白裤瑶原有的文化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在教育内容上,学校的科学主义定位中视瑶族这些本民族的信仰为“封建迷信”,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也是对他们在家庭和学校中建立起来的信仰体系的瓦解过程,其世界观造成严重的认知冲突。而在白裤瑶日常的社会生活中,民族本土知识包含了他们世代生存的地理环境、社会组织和文化等方面,对本土知识的掌握是他们在该地区生存、发展所必需的。

虽然白裤瑶的中小学大都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但在调查中发现,这些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在瑶山小学:每个星期有两个下午的420-50分的课外活动时间,共有15个活动项目,其中6个民族项目和9个非民族项目。猴鼓舞、陀螺、蜡染和刺绣属于民族文化进校园类的校本课程。其中,猴鼓舞和陀螺课的开展已经进入正轨,学校的教导主任蒙利府简任这两门课程,而蜡染和刺绣课程由于材料采购和民间艺人聘请等环节还未商定,只有空荡荡的教室。瑶山中学设有专门的“陀螺训练基地”,并聘请民间艺人谢友民任教。谢老师在展示他带的团队去各地参加比赛拿了很多奖项的同时也指出,陀螺技能并不纳入学生的体育成绩。在这种情况下,他的陀螺团队以初一学生为主,没有初三学生,不能耽误学生的学习成绩。除此之外,瑶山中学还设有“民族文化展示厅”,摆设着能够代表白裤瑶文化的禾仓、服饰、猎枪、鸟笼、陀螺等。在里湖乡中心小学,民族文化进校园也主要表现为以“猴棍舞”为主的民间体育项目。

 

 

 

 

 

 

 

     

图七:瑶小空荡荡的蜡染刺绣班              图八:瑶中陀螺训练基地

   

 

 

   

 

图九:瑶山民族小学的民族文化传承宣传板

(3)学校评价机制单一

白裤瑶族学生的低学业成就一方面是由于其语言和文化与学校所学知识的巨大差异带来的不适应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和学校单一的评价标准密切相关。在评价体系上,仍然是以学业成绩为单一的评价标准。虽然该地区的民族学校引进了例如陀螺游戏等民族文化课程,有专门的老师负责教授,学生去参加省级比赛也拿到了各种奖项,但在学校的评价体系中并未将陀螺技艺引进评价体系。以瑶山中学为例,陀螺课程只针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开设,到了初二、初三由于担心学生因为打陀螺耽误文化课学习,学校就取消了该课程。在对村民谢某(男,21岁)的采访中,他告诉我们,他在瑶山中学读书时曾经代表瑶山陀螺队去广西参加省级的陀螺比赛并赢得过冠军。他的叔叔,即谢家成老师说他并不支持侄子在陀螺训练中花费太多精力,因为考试不考这些,学打陀螺属于“不务正业”的范畴,侄子辍学早的主要原因就是打陀螺。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课程遭遇考试指挥棒时,其重要性和实施效果大大折扣。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从考试评价体系的改革上着手。

(三)学校采取的应对辍学的策略及其实施效果

白裤瑶族自古居住深山,长期的山地耕猎,使他们居无定所。过去有“刀耕火种,食尽一山,则移一山”的迁徙习惯。瑶族有语言,无文字,解放前没有接受正规教育的历史,是“文盲之乡”。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政府不断组织瑶胞定居,文化逐渐向布依族靠拢,1953年才有了第一所小学,结束了没有学校的历史。但一直以来,瑶族的经济比较落后,经济的落后又严重制约了教育的发展。祖父辈们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祖辈们多未读过书,父辈们能读完初中的也是少数,多数小学未毕业就回家,特别是女性。另外,瑶族的绣花、织布,打鸟、打陀螺等传统依然完善,家长忙于此而对子女的学习关注不够,即使心有余,自身文化程度不够,也显力不足。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已经普及,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情况不多,但仍然存在,作业费、保险费、资料费,住校生活费等,算下来也是一笔开销。高中阶段学费加住宿费要交1500/每学期,生活费每月100-200元,对于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瑶山来说,确实比较困难。懂蒙组一五年级的女孩:“哥哥成绩很好,初中毕业后,家里没钱,就外出打工了。”作为一个边缘少数民族山区,由于历来经济发展滞后,文化教育起步晚,瑶山的发展还是落后于改革的步伐,与其他民族相比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瑶胞的生活还不富裕,大多数人仍摆脱不了贫困的束缚,瑶族中小学生的受教育状况还存在很多问题,入学率和巩固率亟待进一步得到提高。

白裤瑶的家庭经济情况和父母的文化水平是该地区辍学依然存在的社会原因,而在学校教育方面,近几十年来瑶山的经济和社会经历了历史性的转型和变迁,瑶山民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观,解决了温饱,并有了余粮和收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对瑶山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也非常关注,做了一系列工作进行扶贫开发,划拨或引进资金进行教育投入,使瑶山的教育状况有了很大改观,民众送子女入学读书的热情也有所高涨,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不断提高。据何校长介绍,他94年到瑶山小学工作时,学生入学率还不到50%。偏远一些的懂别组直到94年才有了第一个小学毕业生(陆建光)。而今小学、初中的在校生人数都有很大突破,2009年通过了国家的两基验收。并且从2005年起,每年陆续有瑶族学生考取大学,2005年瑶族学生王鹿保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达到录取分数线,被贵州民族学院录取就读,2006年瑶族学生兰玉华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考上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7年瑶族女生谢高丽高中毕业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超过录取分数线,被重点大学——贵州大学录取,这也是白裤瑶走出去的第一个考上一本线的学生。2008年4个瑶族学生参加高考,被贵州教育学院和贵州商业学院等录取。这标志着白裤瑶族没有一个大学生的历史已经结束。

1.师资队伍

一方面,优秀教师不愿意调入偏僻的瑶山执教,同时由于瑶族教师只有两个,无法有效传授瑶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虽然师资学历文凭都达标,但很多教师是参加成人教育而获得的文凭,没有接受正规的专科学历教育和专业教育,文凭并不能代表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也许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还不如一个中专生的教育教学能力那么强。

瑶山民族小学教师队伍是偏年轻化,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新变化,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在25位教师中,借调了5位,其中有一位英语老师被借调后没分配英语老师来,现学校急缺英语教师。在校教师只有20位,上课教师  位,其中仅有2名是瑶族教师,1名瑶族学生老师是工勤人员。因农村小学教师工作分配的惯例是刚毕业时的师范生都要到偏远的异乡工作几年,通常这些乡镇缺少本乡本土的教师。往后靠自己或家里的本事慢慢调回自己家乡所在的学校,或调到条件更好的学校,“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

由于缺少本乡本土的教师,双语教学是无法开展了,如今都采用汉语授课。但由于学生对汉语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有差异,以及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存在留级复读生之现象。瑶族老师的数量少,同时要照顾家庭,而其他民族的老师由于离家远,很难安心工作,因此师资很成问题。

2.寄宿制

19829月始,经上级领导批准,瑶山民族小学办成了全州第一所寄宿制学校,国家对学校的瑶族学生实行“三免”、“三包”,“三免”即免交书费、免交学杂费、免交笔墨纸张费,“三包”即包吃、包住、包穿。1994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到瑶山考察时,对瑶族学生无钱交书本费、学杂费问题作出批示:从1994年起,,每年从省委办公厅中拨15万元作为瑶山小学瑶族学生的“三包”(包学杂费、包书本费、包食宿费)经费。由此瑶山瑶族寄宿制经费有了保障。

受地理地貌影响,瑶族居住村寨比较分散,除乡政府所在地拉片处于较开阔的平坝,人口较多,其他寨子居于深山区,交通不便,往返学校单程少则一个多小时,多则四五个小时。撤教学点后,政府集中办中心学校,一乡一小学、一中学,实行寄宿制。如此,学生少了每天路途上的颠簸。但对于年纪尚幼,心智还不成熟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么早就离开父母、走出家庭,不是一件易事。初高中阶段,村寨里能够读到这一阶段的已很少,若有一个辍学,其他人中也会因此有辍学之举。

 

 

 

 

 

 

 

 

图十:瑶山中学寝室作息时间表

拉片村和菇类村过去曾经有六个教学点,但后来被裁掉了。现在瑶山瑶族乡只有一所民族中学和两所小学(瑶山瑶族乡民族小学和王蒙小学),不论家距离学校多远,都必须到这两所小学就读。教育部门裁撤教学点初衷是好的,集中办学以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但集中办学未必适合山区的实际情况。教学点裁撤以后,家离中心校远的就不得不住校,这对于年龄小,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不具备住校条件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很不现实的。在董书组调查时就发现有两个已满8周岁(法定年龄6周岁入学)的小孩,因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而在家玩,还未上学。同时,寄宿制还会使家庭损失学生放学后作为家务劳动的重要帮手的好处。

附:瑶山考察日志

42

初到瑶山,就被她秀美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山间溪流倒映着岸边的翠竹,片片油菜花海中几只蝴蝶翩跹起舞,鸟儿清脆的鸣声悠然自得。放眼望去,秀丽的山头云蒸霞蔚,好一派世外桃源的风光!

除了美丽的风景,瑶山人的热情也让我颇有感慨。蒋老师帮我们联系了瑶山乡乡长何正光,何乡长热情地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给我们解决了食宿问题,除此之外,他也表示在我们考察的过程中如果需要他出面的地方他会尽力协助,并安排徐书记主管我们的考察事宜。

42日下午,我们去了乡政府旁边的瑶山小学,小学旁边还有一所已经建成但还没有招生的幼儿园。听徐书记说,该幼儿园打算在今年秋季招生,目前主要是师资问题没有解决。目前瑶山的学前教育在瑶山小学里进行,在学前班阶段的孩子主要以学习汉话为主,这样等他们进入小学时就能够听懂老师讲课和说汉语了。

经过校长的允许和门卫阿姨的同意,我们瑶山考察团一行顺利进入小学校园内。写在洁白墙面上的“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几个大字让我触目惊心。“关爱学生在行动走群众路线纪实”的宣传栏中提出“我把学生当家人,学生把我当亲人”。大家访行动,小手牵大手行动,除陋习讲文明行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43

昨天上午本打算去王蒙赶集,买些日用品和事物备用。没想到刚到王蒙就发现了瑶山民族中学,又正巧碰上该校的教导处主任,我们就跟随他参观了该校的陈列室,陈列室中存放着几种瑶族特有的东西:粮仓、鸟笼、猎枪、陀螺、服饰等。随后,教陀螺课的谢有民老师走进陈列室给我们介绍瑶族的文化。他是个非常健谈的人,据说参加过很多陀螺比赛拿过很多奖牌,谢老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他们学校陀螺教学的基本情况,并告诉我们初一的学生学习陀螺的积极性较高,到了初二初三,由于升学压力增大,学校不再对他们开设陀螺课程。到中午时分,谢老师带我们去他的陀螺作坊参观,并现场制作了一个小陀螺送给金飞。

在和村干部和校长的访谈中,我们得知,瑶族的家长对其子女的学业普遍不够重视,孩子如果学习跟不上,他们也很少督促管理,而是认为反正孩子识字就可以了,回家之后还能帮嘉恩务农,减轻家里负担。政府对瑶族的学生采取了非常优惠的政策,例如管吃管住、免学费、营养早餐计划等,因此在小学阶段瑶族儿童的失学率较低,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对学校的学习生活都感到满意。

参观校园时,我也感到该校的硬件设施相当不错,大操场设有跑道、几个崭新的乒乓球台、陀螺竞技场。宽敞明亮的教室、梦想书屋、少年宫等。

就宣传栏而言,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校园安全的各项事宜、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占了主要内容。

单就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栏目,瑶山小学紧紧抓住瑶族传统文化中的陀螺游戏、猴鼓舞、蜡染、刺绣等几个方面来呈现瑶族民间游戏和技艺。除此之外,教学楼二楼墙外也画有百褶裙、木鼓、冠寿衣、粮仓、陀螺、铜鼓、牛角号等图案。

最后,兼任品德课老师的王校长在下课之后接受了我们的访谈。当我们问及小本课程的问题时,他显得很激动,并问我们能否给他们提供这方面的帮助,对他们而言,学校老师人数少,工作量大,而且平均学历为大专,在编写校本教材方面虽有丰富的资料但苦于无技术指导。学校实际上开设了陀螺游戏、猴鼓舞、蜡染、刺绣等校本课程,但是在校本教材建设这方面始终难以成行。

44

今天一大早,我们就出发前往菇类村。听说步行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和同伴们一起背着相机和干粮一大早就出发了。一路走过去,一路感受着秀丽山丘的盎然春意。不知名的小花开满地上、开满枝头,在翠绿的树丛中显得格外美丽。某一瞬间,旅游的感觉又上来了。沿着公路走,公路两旁是小片的农田,由于这里是喀斯特岩溶地貌,土地十分贫瘠,土层也很薄。

46

今天又去懂蒙,在村口遇到两位正在刺绣腰带的大姐,腰带是黑色的,刺绣用的是红线,菱形纹的团随手就能绣出,让我们感到惊叹。通过和她的谈话,进一步证实了这里普通村民对教育的态度是“顺其自然”,如果孩子成绩好又十分愿意读书的话父母也会乐意供,但如果孩子成绩不行,自己也不愿读书他们也不会耳提面命的逼迫孩子去读书。随后,我们访问的一位初中毕业又出去当过几年兵、现在有两个四五岁左右还在的大哥时,他也做了类似的回答。

在和村主任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她作为村里少有的大专生,对知识的重要性很重视,她表达出的对子女的教育意愿就明显比前面两位普通村民要高的多。与此同时,我们从墙上挂的奖状可以看出她的爷爷以前也是干部,从家里的摆设等也明显发现其家庭经济状况要比一般村民好一些,这一切似乎也证明父辈们的文化程度和家庭情况和其教育意愿呈正比例关系。

而这两天的清明节挂亲,各家逐渐开始祭祀祖先,也与青壮年出去打工,大大改善了其经济状况有关,而瑶族人逐渐和外界越来越多的接触也让我们变得更具有开放性。

而关于传统文化和汉文化的选择上,在访谈中,普通村民由于很少和外界接触。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度更高,传承度也更高,而长期和外界接触的人则对瑶族受外租其实等原因而更愿意表现更多的汉族特征而隐藏起瑶族特征。

受采访的大哥也讲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当瑶族由于其贫困而受到政府优待时,他们愿意表现出自己的民族身份,比如说考驾照。像谢主任那样的知识分子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则具有一定的自觉性,想要为本民族文化传承寻找出路。(她提出改良瑶族服饰,使其更加美观,通过瑶族服饰来推广瑶族文化)。她在汉化程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文化自觉性也比一般村民强。

晚上我们听到外边一反往日的寂静,有数人欢声笑语之声,就出去看热闹。原来是清明节挂亲杀了鸡、猪,所以在宴请宾客。主人家热情地招待我们也入座品尝,于是我就吃到了心仪已久的瑶山鸡和农家自酿的玉米酒。在座的都是谢姓家族的人,正好我们打算拜访的谢家成老师也在,就顺便约了他明天去他家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