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工作站之勐遮镇
发布时间2014-05-10 00:45:22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勐遮镇

一、自然地理

勐遮镇地处勐海县中部偏西,地跨东经98°28′—100°10′,北纬21°62′—21°91′之间,距县城22公里,东邻勐海镇,东南连勐混镇,南与打洛镇交界,西南和西面与巴达、西定乡接壤,北依勐满镇,是云南省较大的坝子之一。最高海拨2147米,最低海拨1172米,镇政府驻地海拨1255米,海拔相对高差975米。年均气温为18.4℃,年均最高气温26.1℃,年平均最低气温13.3℃,极端最高气温36℃,极端最低气温-5.8℃,年平均降雨量1201.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761.6毫米,雾日约100天,相对湿度80%,冬春少雨,夏秋多雨,森林覆盖率为43.9%。坝子四周有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17座,素有“滇南粮仓”、“版纳粮库”、“渔米之乡”之称。[1]全镇总面积462平方公里,其中坝子面积15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3.77%。辖13个村民委员会,169个村民小组,5个镇属站所,22个县驻镇双管单位。镇内驻有黎明农工商联合公司和英茂糖业有限公司景真糖厂。全镇共有人口11171户52206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3. 7%,农业人口10333户50442人,农村劳动力35528人,是一个以傣民族为主体,哈尼、布朗、拉祜等多民族杂居的农业大镇。人口自然增长率5.72‰,辖区内人口密度为113人/平方公里。

二、历史沿革

勐遮镇,傣语称“勐宛”,意为太阳照耀的地方。东汉归永昌郡哀牢县,唐南诏时属永昌节度,宋属大理金齿。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麓川思氏部酋兴起,在勐卯(今瑞丽)统一了几个部落,随之兼并勐宛(陇川),建立麓川王朝政权。元至元十三年(1276),在麓川统辖范围置麓川路、平缅路(置首府于今陇川坝北)。至顺元年(1330)置麓川军民总管府,统管原麓川地。至正十五年(1355),在姐兰(今缅甸南坎附近)置麓川平缅宣慰使司。“三征麓川”后,明正统九年(1444)撤麓川平缅宣慰使司,立陇川宣抚司,辖今陇川、瑞丽、遮放及缅属高丽等地区。 公元450年,居住在保山卡斯洼的傣族部落首领法赛练率367户,迁徙到今陇川坝尾南宛河旁定居。法赛练氏部落统治勐宛480年,传19代。900余年,德昂族首领莽达良率众征服勐宛,在雷基(今洋人街)建立德昂王城。莽氏家族统治陇川304年。1233年,勐宛被勐卯王混贺罕兼并。元至元六年(1340)思可法立为勐卯王,迁都“姐兰”,建立麓川王国,并开始向德宏及保山地区扩张。明王朝为巩固其统治,派兵“三征麓川”,于正统九年(1444),立陇川宣抚司(正四品)。1447年,明朝庭废恭项,立原同知多歪孟为陇川宣抚使,沿袭28代,执政503年。

  清沿明制。民国时期,1912年设弹压委员,划入户撒、腊撒两司地。1916年改为行政委员,行署旱季住章凤,雨季住杉木笼。同年,户撒划归干崖,腊撒归勐卯。1932年改设陇川设治局,隶属云南第一殖边督办。(出处)

  1950年5月陇川解放。1951年12月21日成立陇川县各民族联合政府,隶属保山专区管辖。同年10月,瑞、陇两县合并,称瑞丽县。1959年9月,瑞、陇分开,重置陇川县,隶属德宏州。1969年建人民公社。

  1993年修复“洋八”公路,县委、县政府正式迁到章凤挂牌办公。1998年3月20日,陇川县城正式搬迁至章凤口岸;4月2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将陇川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城子镇迁至章凤镇。2001年原驻老县城各机关相继完成搬迁工作。

三、民族文化

傣族―是勐遮的主体民族,有“水”、“旱”傣之分,水傣为世居,旱傣多自景谷勐班迁来,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住房为杆栏式竹楼。男性好戴礼帽,善纹身。女性身着筒裙,多系银腰带,喜镀金牙。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又称巴利语系佛教,小乘佛教),丧葬多行火葬,个别土葬或水葬。节日主要有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三大节日。每年傣历6月24至26日(公历4月13日至15日)都要欢度傣历新年节,届时以村寨为单位活动,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举行泼水、敲象脚鼓、跳孔雀舞、放高升、丢包等“赶摆”活动。佛教斋戒期开始俗称关门节,固定在傣历年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期满日称开门节,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斋戒期间,人们听经拜佛,不事嫁娶。 

拉祜族―境内的拉祜族寨有10余寨,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历史上都是以刀耕火种,轮歇游耕的农业为主。妇女多穿黑布开襟长衣衫,长到脚面,开岔至腰部,衣领和开岔处都镶绣彩色花边和银泡,下穿长裤。男子穿黑色对襟短衫,下穿大长裤。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崇拜万物有灵,喜歌善舞。民间有“对唱曲子”、“跳笙”等娱乐歌舞习俗。主要节日有“拉祜扩节”等。

四、教育发展

勐遮镇共有2所县级中学(勐海县第三中学、黎明中学)及25所学校(其中:2所九义、10所完小、1所幼儿园及12所高小点)。教职工556人(其中,小学339人、中学217人)。有初中生3518人,小学生4858人,幼儿学前班711人。小学入学率99.8%,升学率98.7%,初中毛入学率100%,年巩固率98.8%。2006年10月,“两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寺院教育是傣族儿童接受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傣族男子从儿童时代起,必须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寺院生活。只有当过和尚的人才被认为是有教养有学问的人,受到社会尊重。小和尚受戒为僧后,跟随师傅学习傣文和佛经,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佛教经义的掌握程度可依次晋升为帕弄、都、祜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