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工作站之盐源
发布时间2014-05-10 00:44:33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盐源

一、自然地理

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雅砻江下游西岸,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隔雅砻江与西昌市、德昌县、米易相望,南接盐边县,西连云南省宁蒗县,距泸沽湖118公里,北与木里藏族自治县、冕宁县山水相连。幅员面积8398.6平方公里人口33.5县城设在盐井镇。境内风光旖旎,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风淳厚。历史上曾以“南方丝绸之路”而兴盛,而今又以盐铁之利、山川之胜和泸沽湖摩梭人婚俗而远近闻名,有神秘女儿国之称。

县内蕴藏着盐、铁、金等41种矿产资源;生息着黑顶鹤、熊、獐子等多种珍稀动物;盛产苹果、金边瓜子等名优特产,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原四川省人大主任何郝炬同志曾这样题词盐源:扼山川之胜,据湖海之览,拥盐铁之利,具林木之长

四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全年无霜期201天,平均气温12.1,最高温度30.7。全县冬春干旱,夏秋雨量集中,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立体气候特征

二、历史沿革

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已有2140年的建县历史,县名几经变易。汉称定笮县,唐称昆明县(中唐易名为香城郡),宋称贺头甸,元称柏兴府(后又易名为润盐州),明称盐井卫,清雍正七年定名为盐源县,沿袭至今。盐源以盐铁之利闻名古今,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商旅走廊,西南重镇,历史名县。

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在凉山设置郡县,委派官吏进行管理。唐、宋、元、明、清在凉山先后设置了郡、州、司、府以及路、卫、厅、县等。

这一地区,秦汉以前称古邛都国或邛都部落,汉称越嵩郡,隋唐为嵩州,南诏称建昌府,元称罗罗斯宣慰司,明为四川行都司,清称宁远府,民国称宁属。

1955年凉山彝族自治州由西康省划归四川省,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昭觉县。原属乐山专区的雷波、马边(驻民建镇)、峨边3县及原属西昌专区的越嶲县划入凉山彝族自治州。辖昭觉、布拖、金阳、普格、喜德、普雄、美姑、雷波、马边、峨边、越嶲等11县。 1956年由呷洛地区设置呷洛县(驻蒲倡麻);由益各脚地区设置洪溪县(驻益各脚);由咪姑、瓦岗地区和雷波、美姑、昭觉等3县各一部分地区合并设置瓦岗县(驻咪姑)。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4县。 1958年呷洛县由蒲倡麻迁驻西西脚坝;瓦岗县迁驻雷池乡。 1959年越嶲县改名为越西县;呷洛县改名为甘洛县。撤销瓦岗、洪溪、布拖、普雄4县,将瓦岗县并入昭觉、雷波2县;洪溪县并入美姑县;布拖县并入普格县;普雄县并入越西县。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0县。 1962年恢复布拖县(驻布拖)。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1县。 1978年凉山彝族自治州迁驻西昌县,原西昌地区所属西昌、德昌、冕宁、会理、宁南(驻东风公社)、会东(驻前进公社)6县及盐源彝族自治县(驻盐井公社)、木里藏族自治县(驻博瓦公社)划入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彝族自治县改为盐源县。辖18县、1自治县。 1979年由西昌县析置西昌市,属凉山彝族自治州领导。辖1市、16(含一个自治县)。

三、民族文化

凉山彝族千百年来在这片富有古老文化、神奇传说、迷人的自然景观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传承和保留着中国彝族最古朴、最浓郁、最独特的文化传统,创造了具有凉山自然封闭形态的包括天文、星相、历法在内的独特而优秀的民族文化。故而凉山彝族作为中国彝族中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彝族重要支系而倍受国内外的瞩目。

凉山自古以来还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凉山地区的历史,是以彝族为主体,包括藏、汉、回、傈僳、傣、蒙古等民族在内共同发展的历史。在大小凉山,彝族人民与其他少数民族人民长期交错而居,有着十分久远的友好历史。而各民族族群文化之间,也在不断碰撞、交流、互渗、融合、变异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既相互影响、又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给凉山民族民俗文化带来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盐源县世居彝、汉、蒙古、藏、回、纳西、傈僳、普米等21个民族,总人口33.5万人。

盐源的先民为人。汉晋后期,许多民族经过起源县北来南往,部分定居盐源,便形成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目前有汉、彝、藏、蒙、回等15种常住民族,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52%

盐源各族人民的和睦相处是个传统他们相互间的通商不断。由于通商,相互间语言相通,在习俗上相互影响与渗透,所以在盐源的彝族山寨、藏族村舍、摩梭家园都能感悟到许多汉民族的文化,盐源的少数民族几乎都会讲汉语,在汉族聚居的堡子里,同样也会领略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粹,如在饮食方面,招待尊贵的客人时杀猪宰羊、吃砣砣肉,农历六月二十四打火把,跳锅庄。特别是在各民族的通婚上,盐源从古到今都是相互通婚的,打亲家更是普遍。在本民族之间,家支干政的情况也是不多见的。因为各民族之间的生活水平、经济水平的差异不大,民族的个体自立能力非常强,自己已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因此,家支的力量自然就弱化了。

四、教育发展

近年来,盐源县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抓住“普初”、“十年行动计划”、“两基”攻坚等历史性机遇,以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农村教育和民族教育为重点,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加大投入,合力攻坚,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建设明显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目前,盐源县有学校203所,其中高中2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8所,九年制学校3所,小学189所(其中70所完全小学,119个教学点),幼儿园1所。高中在校生4854 人(含职高527人),初中在校生14797人,小学在校生52815人。全县中小学在校生共有72466人。全县有中小学教职工2853人,其中初、高中教职工1142人,小学教职工1711人。

随着盐源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两基”攻坚后,学生“上学贵、上学难”的矛盾解决了,但新的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出现。主要是:“两基”巩固任务艰巨,学生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地方还比较严重。“两基”欠债较大,急待化解。教育基础设施仍然滞后,全县学校203所,点多面广,119个山区教学点的办学条件十分艰难。“普九”后全县小学毕业生急剧递增,而大部分初中学校依据现有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招生容量已经饱和;初中毕业生也以每年近千人的速度增加,三所高中学校远不能满足学生升学需要。近年来对缺额教师进行了大量补充,但教师数量缺口仍然巨大。县域内、校际间、城乡间教育发展差距大,教育发展很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紧缺,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其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盐源县从1998年展开“两基”工作。近年来,在省州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已予2005年完成了“两基”攻坚目标任务。自1998年开展“两基”工作以来,全县累计投入各种经费1.06亿元。全县改扩建学校75所,新建、改建、扩建校舍10万多平方米,消除危房4万多平方米,同时还配套784.1万元的实验教学设施设备,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各类在校学生大幅度增加,全县初中的入学率达 96.1%,控辍率为1.7%,毕业率达98.7,17周岁人口初中教育完成率86.6%。大力发展高中教育, 2007年盐源县委县政府把解决高中贫困生“上学难、上学贵”作为为民办实事的“惠民工程”之一,从2007年秋季起,免除高中贫困生(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城镇低保户子女、下岗职工子女等)的学费每生每年500元。仅此一项每年就将达170万元以上。同时,为了鼓励在校学生认真读书,好好学习,把自己锻炼成为高素质人才,倡导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从2007年秋季开始,对高考考上本科一线者奖励一万元,考上本科二线者奖励五千元。对高考成绩突出的学校和高中教师实施奖励,每年的高考奖励经费达到70万元以上。   

    盐源县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教师队伍数量缺口大,按照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的师生比全县共缺口教师300多人,而其中小学教师尤为短缺。由于教师严重缺乏,乡村学校特别是山区学校使用代课教师,导致教育质量不高,学校管理难度大;二是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村小尤其是山区村小办学条件差;三是教师住房条件差,特别是区乡学校教师住房困难;四是现有十一所山区村小学校寄宿制学生仍然居住在木楞子房屋中,极易造成火灾等安全事故。同时,山区部分学校严重缺水,影响师生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