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8-9合期(总第一百二十九期)
发布时间2016-09-25 12:15:10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次

1.陈桂生:《黑格尔的教育理念》

2.刘庆昌:《一种对教育的人文主义思考》

3.吴全华:《论教育与人性的关系——保守主义人学视角的审视》

4.储朝晖:《从人本值看以人为本的教育如何可能》

5.彭亮,徐文彬:《孩子为何更加难教—人性教育学立场的重思与确立》

6.刘旭东:《我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7.程亮:《教育学制度化的兴起与逻辑》

8.庞国辉,扈中平:《逻辑与问题:教育学真理和价值的源泉》

9.项贤明:《教育现象的科学分类研究初探》

10.胡君进:《论当前教育现象学研究对现象学的背弃》

11.张新平,林美:《走向优势教育——兼论工具理性下“背离教育”的三种教育样态》

12.王兆璟:《教育技术化应该涵泳精神性》

13.冯文全,马星光,张倩:《论我国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基于大数据的视角》

14.程建坤:《反思教育研究的实证情怀——兼与D.C.菲利普斯对话

15.王富伟:《理解质性研究——基于历史和比较的视角

16.张倩,黄毅英:《教科书研究之方法论建构》

17.石中英:《重新思考毛泽东的教育思想遗产》

18.王璞,石佳丽:《威廉·哈里斯的黑格尔主义教育思想研究

19.涂诗万:《理智的诚实:杜威的人格精神》

20.方朝晖:《从生长特性看孟子性善论》

21.张伟:《教育、社会与人性的三重变奏——杜威与布迪厄教育理念刍议》

22.李申申,李志刚:《中国古代“即身而道在”教育的基本特征——一种具身性教育的永恒魅力》

23.伍香平:《论儿童身体体验的特征和认知价值》

24.檀传宝:《当代伦理与教育的“阿特伦困境”及其出路》

25.罗瑶:《教育改革社会学研究之省思——兼谈如何理解教育改革》

26.戴圣鹏:《论文化的社会规范功能》
27.陈卓:《教育场域中的社会分层机制——基于受教育者个人的视角》

28.陈武林,苏娜,谭美瑶:《均衡发展视域下“学区制”实施的制度隐忧与突围》

29.袁强,余宏亮:《城乡学校共同体发展的隐性矛盾及其消解策略》

30.马健生饶舒琪:《非想象共同体中的集体认同培养——中国学校的使命》

31.薛二勇,李廷洲,朱月华:《新形势下我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分析》

32.谢丽丽:《教师“逃离”:农村教育的困境——从G县乡村教师考警察说起》

33.张彩云,傅王倩:《发达国家贫困地区教育支持政策及对我国教育精准扶贫的启示》

34.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35.王建华:《大学之用途与滥用

36.任增元,徐婧:《难道高等教育能够走出“适应论”?——兼与冯向东教授商榷》

37.胡弼成,孙燕:《文化精神:大学内部治理之魂》

38.卢晓东,于晓磊,陈虎,黄晓婷:《基础教育中的城乡差异是否在大学延续——高校城乡学生学业表现差异的实证研究》

39.涂江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40.魏强:《“内在实践”的概念能成立吗?——与涂江波博士商榷》

41.刘桂辉,陈佑清:《知识教学本质的遮蔽与超越》

42.宋立华:《论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学倾听》

43.王荣滕星:《特纳的仪式理论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启示》

44.薛忠祥:《论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发展特点、理念特征》

45.石娟:《少数民族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

46.刘华军:《文化转型与少数民族脱贫》

47.马济民王迪黄德刚:《试论我国民族地区涉农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以甘孜州“定向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48.白亮万明钢:《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教育供给侧的分析》

49.余宏亮:《教师知识分子的专业化异化及其超越》

50.左亚文吴朝邦:《论“对象化”与人的本质的实现》